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經濟大省山東的綠色金融改革步伐逐步邁向縱深,瞄準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山東讓轉型金融落于能源和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實”。
6月24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聯合舉行山東省轉型金融推進會,意在推進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有序銜接,引導各有關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工業重點領域企業和轉型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質效。
多張轉型金融項目清單落地
此次推進會公布了工業重點領域企業“二維三色”評價清單、第一批轉型金融項目清單,并發布山東省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試點方案,推介了山東省碳金融數字服務平臺,且就化工、有色兩個行業轉型金融標準征求了省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省屬企業等意見。
重點工業企業“二維三色”標識企業清單,按照“高端支持、中端提升、末端淘汰”的思路,從行業能效水平、經濟效益兩個維度,將3997家重點高耗能高排放企業標識為“綠、淺綠、黃”三色,為金融機構、金融管理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識別轉型主體,制定差異化金融、產業政策及防范金融風險提供支撐。
轉型金融項目清單,向金融機構推送轉型金融項目1479個,項目總投資9016億元,貸款需求4577億元,并且匹配了碳減排支持工具貸款、煤炭清潔利用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等優惠政策。
另外,正在征求意見中的轉型金融支持標準清單,聚焦山東規模大、碳排放高的化工和有色兩個領域,制定了山東省的轉型金融標準,引導重點領域工業企業轉型。
會上,國網山東電力推介了山東省碳金融數字服務平臺。該平臺作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碳金融平臺,通過在線采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用電量、用水量等多維數據,為每個企業建立碳賬戶,設立碳征信報告、碳排放分析、碳金融服務、信用監管、風險預警等功能模塊,助力金融機構精準高效識別和投資低碳資產,提升轉型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
據悉,此前隨著《山東省碳金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關于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能源和產業轉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出爐,山東已經構建了轉型金融發展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謀劃了山東發展轉型金融的整體思路。此次,山東從行業、企業、項目“三端”發力,將進一步加強金融與產業、財政、環保等領域的協調配合,有望引導和帶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和脫碳轉型。
未來3年轉型新增投資約萬億元
按照國家要求,36個工業重點領域必須在2025年或2026年底達到能效基準水平,減碳降碳任務重,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資金需求大。
山東碳排放總量約占全國的1/10,是典型的經濟大省、能耗大省,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能源結構調整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轉型是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是實現“雙碳”目標必須跨越的關口,也是未來幾年投資和融資增量的主體。
據了解,未來3年,山東高耗能行業向低碳轉型新增投資約1萬億元,需撬動大量低利率、長期限的資本進入低碳轉型領域。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山東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效能不斷提升,但也存在結構性問題,尤其是金融對高碳行業向低碳轉型的支持不足。具體表現在:
綠色金融覆蓋面過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口徑,綠色金融主要對符合其目錄標準的生態環保類“純綠”項目提供資金,煤電、鋼鐵、水泥、電解鋁、化石能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絕大部分轉型活動被排除在傳統綠色金融之外。山東低成本綠色貸款僅占總貸款余額10%左右,綠色貸款中與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相關的清潔生產貸款余額僅占全部綠色貸款余額的2.9%。
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傳統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大多是重資產運營,資產負債率和貸款不良率偏高,在銀行授信評價中,存在杠桿率較高及信用風險、政策風險和技術風險等問題,銀行存在限貸、惜貸、壓貸等情況。
金融機構對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風險識別能力不足。轉型金融在具體的支持行業、行為規范等方面,沒有明確文件參考和統一標準,加之沒有相應激勵考核制度,金融機構開展轉型金融業務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此外,轉型領域專業性強,目前缺乏強制或鼓勵企業披露碳強度和環境信息的制度約束。企業或項目相關數據分散,認證、評級、追蹤缺乏透明、有公信力的數據支撐。金融機構在不了解轉型領域、路徑和技術路線等情況下,既擔心造成資產不良,又擔心項目本身有“漂綠”“洗綠”風險。
產業、金融、能源、價格政策組合倒逼效應尚未形成。目前,我國碳市場剛剛起步,碳資產和生態產品的潛在價值尚未顯現,關于碳市場、電力市場、財政補貼等促進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低碳轉型的制度建設仍不完善。從企業層面看,高耗能高排放企業轉型升級投資大、期限長、成本高,易受市場發展和財務因素影響,能否達到預期轉型效果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企業轉型顧慮多、積極性不高,大多滿足于被動完成強制性環保、能耗等約束要求,主動轉型升級、節能降碳的意愿和能力不強。
針對金融對高碳行業向低碳轉型支持不足的現狀,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開展綠色金融助力低碳轉型和產業升級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新思路、新路徑、新模式,制定了《山東省金融支持能源和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試點方案》(下稱“山東省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試點方案”)。
轉型金融先行先試 破解堵點痛點
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省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試點方案聚焦破解制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堵點痛點,力爭用1-3年時間,在政策體系、組織體系、標準體系、產品服務體系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推出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發展模式,打造一批質量高、成效好的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示范點,以點帶面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助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見效成勢。
為實現這一目標,山東省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試點方案明確了創新綠色金融政策支撐體系、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及服務供給、探索金融支持能源和產業轉型升級路徑等四項試點任務。
其中,在綠色金融基礎體系建設上,圍繞碳賬戶建設及功能完善、碳賬戶應用場景拓展,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在綠色企業、項目識別,綠色金融工具應用,企業、項目及金融機構的環境信息披露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創新,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及服務供給上,圍繞綠色金融專營機構設立、綠色信貸產品創新、綠色債券發行、綠色保險服務、綠色金融中介機構培育、環境權益交易探索等方面,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及服務供給的新策略、新方法;在探索金融支持能源和產業轉型升級路徑上,圍繞金融支持鋼鐵、石化、有色等工業重點領域企業的綠色技術革新、節能減排、降碳減污,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等新能源發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等傳統能源轉型,探索推進金融支持能源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實踐。
為了激勵更多的地區和企業在轉型金融領域先行先試,山東將分級分類開展區域綜合性和金融支持企業轉型兩類試點。試點主體結合各自實際,突出特色優勢,從試點任務中選擇若干領域進行探索創新。據了解,該試點申報已經開始,申報材料于今年7月31日前報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會同有關部門將對各市報送材料進行審核審查,組織專家評審提出初選意見,研究確定試點名單并公示。其中,設區市綜合性試點原則上不超過3個,縣(市、區)原則上不超過5個,金融支持企業轉型試點原則上不超過30個。
對于試點主體,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將在金融資源配置、政策實施、項目推送、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對于成效特別顯著的金融支持企業轉型試點,適時擇優推薦聯合國氣候變化公正轉型實踐案例。對取得良好效果的試點成果,在省內復制推廣相關經驗做法,擇優推薦申報相關國家級試點示范創建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