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如何管理現金,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今年一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賬面現金(貨幣資金)合計17.9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0余億元。
不過,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認購理財產品積極性明顯下降,截至6月11日,A股公司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2483.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9%。
山東板塊同樣如此,308只魯股一季度貨幣資金已達到72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0億元,但年內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為15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4%。
受訪投資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理財規模的下降,來自于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走低以及公司對現金分紅、回購股份等資金使用方式的重視!霸诒O管規范和市場推動下,上市公司愈發注意到了分紅、回購對其長遠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因此加大了在這兩方面的現金投入。”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青島投資者崔榮哲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近160億元
6月12日,山東藥玻(600529.SH)發布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進展公告,公司以1.3億元認購了工商銀行掛鉤型結構性存款(專戶型2024年第236期A款),理財產品期限99天,預計年化收益率1.20%-2.39%。
公司披露信息顯示,其有著多年購買理財產品經歷,且投資金額呈現明顯增長態勢。
早在2015年,公司董事會就同意向銀行購買額度不超過2億元的理財產品(循環使用)。而公司于今年5月16日召開的股東大會所通過的相關議案,則是同意使用總額度不超過10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期限不超過12個月(含)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截至6月12日,公司持有未到期理財產品總金額達到9.1億元。“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項目建設和使用、募集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增加公司的收益,為公司及股東獲取更多回報!惫緦徺I理財產品行為解釋道。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有包括山東藥玻在內的35只魯股發布了認購理財產品的信息,累計認購資金近160億元。其中,正海磁材(300224.SZ)在年內認購理財產品數量達到41款、累計認購金額40.16億元,均居于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正海磁材用于認購理財產品的資金來自于閑置募集資金、閑置自有資金兩方面,使用額度分別為19億元和6億元。之所以公司能認購這么多款理財產品以及較高的累計使用金額,主要原因就是其認購產品多為短期理財。如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6000萬元認購的浦天同盈1號,投資起始日為今年的4月9日,到期日則是4月10日,期限只有1天。
與之相比,中際旭創(300308.SZ)認購理財產品的閑置募集資金、自有資金總額度達到了31億元,但今年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累計金額僅為10.85億元,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期限多在1個月以上,時間較長的已超過90天。

回購股份、現金分紅成新趨勢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認購理財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山東上市公司達到9家,正海磁材、陽谷華泰(300121.SZ)、海泰科(301022.SZ)位居前列,分別達到41款、29款、21款;不過累計認購金額超過10億元的只有3家,分別是正海磁材、山東藥玻、中際旭創。而去年同期,認購理財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山東上市公司則可以達到20家,累計認購金額超過10億元的可以達到9家。
整體而言,今年魯股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為1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3億元,減少了54%。即與去年相比,魯股在認購理財產品方面的積極性明顯降低。
對于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積極性的降低,受訪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和部分理財收益率的下降,使得上市公司不再熱衷于理財。
可查數據顯示,今年山東上市公司認購的理財產品中,只有6款產品的預計最高收益率超出3%,而去年同期山東上市公司認購的理財產品中預計最高收益率超出3%的產品可以達到31款。
同時,面對目前二級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以及監管層的政策推動,回購股份、現金分紅等現金使用方式,成為更具性價比的做法。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司發布了中期計劃,更多的上市公司則是啟動或已開始實施回購計劃。”崔榮哲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穩定的現金分紅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持股黏性,在挖掘公司合理價值以及降低股價非理性波動方面有重要意義;回購股份則更利于提升股份價值,提振投資者信心。這兩方面對于上市公司中長期的發展及市場價值的體現,都會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魯股已披露的現金分紅總額超過700億元,實施回購金額超過60億元,均創出同期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