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6月6日,創新層魯企賽瓦特(874439.NQ)補發的一則收購報告書顯示,濟寧市政府通過國有股權行政劃轉,使得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由濟寧市國資委變更為濟寧市財政局,不存在新增的一致行動人。
“本次收購是為了響應和貫徹濟寧市政府決策部署,由濟寧市政府授權市財政局集中統一履行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依法依規享有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資人權利。”濟寧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賽瓦特的業績近幾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濟寧國投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
賽瓦特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主營業務為內燃發電機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位于濟寧市高新區黃屯鎮。
上述人士介紹,根據濟寧市政府統一規劃,決定由濟寧市財政局代為集中統一履行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將濟寧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濟寧國投”)類型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由濟寧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濟寧國投80.1821%股權無償劃轉至濟寧市財政局,濟寧市財政局將持有濟寧國投100%的股權,濟寧國投于2024年5月29日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
本次收購前,濟寧市財政局持有濟寧國投19.8179%股權,濟寧市國資委持有濟寧國投80.1821%股權,濟寧國投持有濟寧市投資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權,濟寧市投資中心有限公司為濟寧鑫科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濟寧鑫科”)執行事務合伙人,濟寧鑫科直接持有賽瓦特5745.98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6.9586%,為公司控股股東,賽瓦特的實際控制人為濟寧市國資委。

本次收購后,濟寧市財政局持有濟寧國投100%股權,濟寧國投對濟寧市投資中心有限公司的控制關系未發生變化,仍持有其100%股權,濟寧市投資中心有限公司為濟寧鑫科執行事務合伙人,濟寧鑫科直接持有賽瓦特5745.98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6.958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但賽瓦特的實際控制人由濟寧市國資委變更為濟寧市財政局。
“由于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濟寧國投的實際控制人由濟寧市國資委變更為濟寧市財政局,故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相應變更為濟寧市財政局。”賽瓦特有關人士表示,本次變更不存在對公司經營和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情況,濟寧鑫科仍為公司控股股東。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進一步規范、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整體經營效率、提高盈利能力。
鑒于本次收購是通過國有股權無償劃轉方式進行的,因此,本次收購不涉及資金來源及支付問題,不存在利用本次收購的股份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質押取得融資的情形,也不存在收購資金直接或者間接來源于賽瓦特及其關聯方的情形。此外,收購人暫無對公司主營業務進行修訂的具體計劃。
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5.61%
賽瓦特于今年4月2日登陸新三板基礎層,5月20日,全國22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正式調入創新層,其中就包括賽瓦特。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35億元、3.52億元和2.17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812.19萬元、1952.07萬元和2890.53萬元,收入和利潤規模均呈增長趨勢。報告期內,其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71%、8.57%和12.76%,亦呈現增長趨勢。

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賽瓦特主營產品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重要動力——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2.82%;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29.64萬元,同比增長105.61%。
“公司已經與國際知名柴油發動機制造企業、知名發電機制造企業形成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能夠保證原材料的長期穩定供應。”賽瓦特方面表示,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征,并呈現出規模效應遞增的特點,只有規模化經營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抵御市場風險。公司目前規模偏小,較難與大型發電機組制造企業競爭,若公司能抓住發展機遇,迅速擴大規模,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發電設備制造行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行業內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全球范圍內儲能新技術的崛起,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吸引了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未來可能有更多具有新能源發電研發能力的公司參與到行業中來,從而加劇該行業的市場競爭。”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賽瓦特方面亦表示,公司目前產品以燃油(柴油)發電機組、移動照明燈塔為主,隨著光伏、風能發電系統或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混合發電系統等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公司目標市場可能面臨競爭加劇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適應下游市場需求變化、提升產品競爭力或推出更為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并形成一定銷售規模,公司將面臨因市場競爭加劇而可能導致的產品價格下降、收入增長放緩甚至下滑、利潤水平降低等風險。為此,公司將聚焦新市場賽道,發揮差異化競爭優勢,擴大生產規模,降低運營成本,鞏固市場地位,以應對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