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6月7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加快打造現代化工業體系情況。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處處長劉梅生介紹,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賦能應用,下一步,省工信廳將構建以“高算力、強算法、大模型、廣應用”為引領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體系,積極培育一批技術創新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龍頭企業,培育認定一批服務垂直行業的省級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平臺,篩選推廣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和優秀行業解決方案,推動人工智能重點技術產品在工業領域普及應用,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產業規模和賦能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體措施有五個方面:
夯實人工智能賦能基礎底座。進一步提升算力算法供給能力,引導推動濟南、青島等地區根據發展需要,適度超前、統籌布局算力、數據等基礎設施。加快培育模型體系,深化數據開發利用,打造人工智能與制造業雙向賦能的協同發展生態。
推動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升級。著力推進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管理服務全方位智能化升級,強化“人工智能+生成設計”“人工智能+制造”場景創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制造單元、產線、車間、工廠實施技術改造,加快智能制造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
推動標志性產業智能化升級。圍繞“6997”現代化工業體系,加快賦能我省優勢特色行業,助力傳統行業綠色轉型。比如,強化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帶動優勢,培育行業級人工智能互聯網平臺;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紡織服裝、家電家具、食品醫藥等消費品工業,進一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推動智能化產品和軟件應用。鼓勵企業開發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機器人整機產品。推動大模型賦能電子政務、產業大腦、工業設計、數字孿生等軟件。
加強產業賦能支撐體系建設。加大人工智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度,培優培強骨干企業,健全公共服務載體,優化人才引育工作,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強化標準支撐引領,打造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