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在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資本注入等多重因素驅動下,空天信息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逐夢星辰大海,叩問浩瀚蒼穹。近日,《濟南市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印發實施,提出建強衛星領域產業鏈,重點建設衛星總裝測試基地,打造柔性化、模塊化、智能化商業衛星總裝工廠;到2027年,形成年產100顆衛星能力,引領帶動山東空天信息產業發展。
“鏈式”發展引“星企”
在濟南市天橋區小清河邊駐足,“中科衛星”4個大字映入眼簾。自主掌握衛星工程系統總體、數據接收處理、數據產品生產、數據增值及應用解決方案開發等核心關鍵技術,創造了我國星載SAR(合成孔徑雷達)領域多個突破,中科衛星(山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落戶,提升了山東空天產業的“硬實力”。

“星載SAR是一種天基對地微波成像觀測手段,具有全天時的數據獲取能力,成像不受光線限制,白天、黑夜均可工作,在防震減災、海洋觀測、地形測繪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痹谥锌菩l星展廳,公司副總經理姚小寧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公司建設以SAR衛星為主的遙感衛星星座(AIRSAT星座),計劃2026年實現第一階段21顆衛星在軌運營目標。”
據介紹,星載SAR是復雜的大型航天電子裝備,技術門檻較高、專業人員較少,目前中科衛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與系統實現體系,可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拔覀兡壳耙褑8顆衛星研制,2024年計劃3次發射共計7顆衛星。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后,AIRSAT星座將成為國內、國際非常有影響力的規;疭AR衛星星座!币π幈硎。

硬核“星企”的落戶也讓濟南的空天信息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初,陜西智星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總部成功遷址濟南高新區,更名為濟南智星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智星空間”)。智星空間總部落戶,是近年來濟南圍繞空天信息產業建鏈、延鏈的又一成果。智星空間將充分發揮公司在衛星平臺設計、衛星遙感載荷制造領域的能力,助推濟南高新區進一步完善衛星制造產業鏈條。
“采取‘資本+招商’的模式,以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以資本導入產業,借助濟南中科空天產業投資基金在空天信息產業領域的專業投資能力,依托已成功落地的濟鋼衛星總裝制造基地項目,濟南在項目融資、載體支撐、產業融合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成功引進智星空間總部落戶濟南高新區!睗细咝聟^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依托已經布局的“通信、導航、遙感”衛星星座,圍繞空天信息產業鏈關鍵環節建鏈、延鏈、補鏈,加快項目招引,打造產業生態。
商業化應用拓展賽道
大氣層外,數千顆人造衛星伴飛地球,空天領域形成萬億市場。為了制造出又好又便宜的衛星,我國已逐步構建起商業航天時代的新型供應生態體系。
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濟南鋼鐵衛星總裝基地的一期項目正在加緊進行內部作業,在2025年基地二期建成后,將具備年產100顆500公斤級衛星的能力。曾經的中國十大鋼鐵企業成功跨界,化身商業航天時代的“追星族”,奮力建設山東首個柔性化、智能化衛星總裝制造基地。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用更靈活、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模式,讓空天信息產業融合社會化工業體系共同發力,新型商用航天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辟惖现菐飚a業政策研究所所長王昊介紹,全國多地衛星智能生產線密集迎來開工投產,通過柔性生產、智能制造等技術,讓衛星制造更加高效。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山東神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神戎電子”)內,一批大型監控設備正在生產線上組裝。他們曾在神舟十二、十三、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時捕獲熱點圖像,實時跟蹤攝錄返回艙姿態,并同步輸出視頻圖像。神戎電子已掌握行業領先的紅外熱成像及加固電子信息產品技術。
“神戎電子系列光學成像技術可應用于衛星。目前我們主要在地面裝置光學設備,這些設備在衛星上同樣可以應用。”神戎電子技術負責人陳大明對空天領域發展頗為關注,他們掌握的計算機技術也可以應用在衛星數據地面接收、處理、開發利用等領域!翱仗煨畔a業的發展為企業發展打開了新空間。在目前山東整體的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中,優質的產業生態環境為企業賦予發展新動能!标惔竺鞅硎。
謀篇布局尋求增長極
向“新”而行、向“空”發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吧虡I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亦是新質生產力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近年來,山東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從生命科學到元宇宙,從商業航天到新一代核能技術,新質生產力已在山東悄然布局、扎根發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全國多地搶抓戰略機遇期,爭相布局未來產業。比如,量子科技和空天信息作為數字技術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是濟南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蘇州出臺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工作意見,提出重點發展空天開發、量子技術等8個未來產業;深圳出臺實施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明確空天技術、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等產業發展方向。
《行動計劃》指出,建強衛星領域產業鏈,重點建設衛星總裝測試基地,打造柔性化、模塊化、智能化商業衛星總裝工廠,到2027年,形成年產100顆衛星能力;以整星集成總裝為核心,帶動空間行波管、星載SAR、慣性導航等核心部組件產業化,引進衛星載荷和衛星平臺龍頭企業,到2027年,衛星領域本地配套率達50%以上。濟南將實施產業集群聚優工程,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支持有條件的區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推進建設歷城區濟鋼空天信息產業園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空天信息產業集聚區。
“要將產業鏈做大做強,不僅需要從基礎研究、材料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設備研發制造、場景應用等多個環節逐個攻關,還需要從政策配套、空間載體、資金補貼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饼R魯空天信息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空天信息產業在山東需要走深“專精特新”之路,讓更多的新質發展動能在這里萌發、破土、升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