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東營濱州淄博報道
科技金融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山東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大有可為。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位于山東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恒豐銀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健全政策、豐富工具、完善體系,賦能山東企業在科技創新之路上大步朝前。
助力海洋裝備魯企技術突破
“我們所從事的是石油裝備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但是技術門檻高,這么多年國際上只有歐美4家企業生產相關裝備,威飛是國際第5家、國內首家可自主生產油氣開發水下生產系統的企業。”5月30日上午,威飛海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威飛海洋”)董事長隋中斐一邊漫步在公司的海洋裝備智能制造車間,一邊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說。
在9寸采油樹裝配區,經濟導報記者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組裝作業,車間內還能見到長著歐洲面孔的客戶代表在駐廠監造。隋中斐介紹說,威飛海洋已在東營、美國休斯頓敦、新加坡建設了研發制造基地,形成了各項自主知識產權60余項,生產的井口采油樹及配套、水下采油樹及配套、防噴器等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成為居于我國前列的海洋及水下系列化智能裝備研發制造企業。

威飛海洋海洋裝備智能制造車間(段海濤 攝)
據介紹,威飛海洋2019年與中海油簽署獨家聯合研發首個淺水水下生產系統國產化研究與應用國家項目,第一套設備于2022年11月在錦州31-1氣田試氣成功,正式投產應用。至此之后,威飛海洋“水下采油樹系統”進入發展快車道,如今已經與中海油在渤海、海南等10多個項目開展合作。
不過,在威飛海洋開展“水下采油樹系統”技術攻關之初,因產品涉及多個工藝環節,工藝研發、產品制作等投入巨大,原材料采購對資金占用高,公司也面臨一定資金壓力。恒豐銀行東營分行黨總支委員、營業部總經理信俊彥介紹說,作為科技型企業,威飛海洋當時存在較大的融資需求,該行通過分層營銷機制和授信政策,總行與分行合力解決企業融資痛點,為威飛海洋提供授信3000萬元。此外,恒豐銀行還為威飛海洋提供了包括流動資金貸款、國際信用證、進口代收代付等在內的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
“自2019年推出‘科創貸’產品以來,恒豐銀行東營分行將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科創金融重點工作來抓,分行專門成立普惠營銷團隊,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成長型企業;重點服務高技術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建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對該類企業貸款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發放,切實提高科創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助力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恒豐銀行東營分行黨總支書記、行長王麗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在恒豐銀行的大力支持下,威飛海洋對交付體系和生產線進行數智化技術升級,而產品研發技術的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也使得威飛海洋的市場和訂單進入快速增長期。隨著產能的擴大,公司未來發展速度讓人期待。
推動十強產業發展
5月30日下午,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如悅醫療”)醫療器械車間內,輸液器生產線不停運轉,工作人員也在忙著操作設備、檢驗產品。據介紹,在完成設備更新改造后,如悅醫療輸液器產能從日產50萬支增加到150萬支,注射器產能從日產25萬支增加到125萬支,而設備更新的一部分貸款,正是來自恒豐銀行。

如悅醫療醫療器械生產車間
“公司致力于醫療器具和醫療衛生耗材研發,產品涵蓋醫用口罩、防護服、手套、輸液器、注射器、手術服、隔離衣等,與多個全球醫療耗材零售商在國內的定點采購商建立合作關系。”如悅醫療總經理王春凱介紹說。
據介紹,2023年,如悅醫療計劃升級凈化車間、購置智能化裝備、新增自動化生產線17條,但資金方面存在部分缺口。恒豐銀行濱州分行在獲得消息后,第一時間上門盡調,利用國慶假期為該企業制定專屬金融綜合服務方案,充分利用總行與分行綠色審批通道,僅3個工作日即完成授信審批,授信額度1億元,并根據企業需求迅速發放貸款4270萬元。
“恒豐銀行幫助我們申報了人民銀行2年貼息優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如悅醫療副總經理茍文明介紹說,項目通過購置智能化裝備代替人工,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該業務是恒豐銀行落地的首單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業務,也是恒豐銀行推動山東十強產業、積極傳導政策紅利、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恒豐銀行淄博分行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山東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連續服務五年,為其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支持,見證了企業的成長。目前該企業已發展成為集職業教育教學實訓系統設備制造、教研科研、企業培訓、工程技術系統研發應用、對外技術合作交流于一體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力促科技金融快速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為支持促進科技金融業務快速發展,恒豐銀行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重點任務與規劃策略,并取得了明顯效果。截至2024年3月末,恒豐銀行專精特新類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8.59%,增速顯著高于全行對公貸款平均增速。
“科技型企業具有‘三高一輕’——高科技、高風險、高收益、輕資產的特征,與傳統融資供給制度不匹配。銀行信貸投放存在信息不對稱、顧慮較多的問題。”恒豐銀行信用審批部資深專家徐明敏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該行一方面通過制定盡職免責機制來打消經營部門投放的顧慮,另一方面從差異化的考核激勵、提供更多的資源傾斜等方面著手,引導經營部門轉型支持科技型企業,建立“敢貸、愿貸、能貸”長效機制。
據介紹,恒豐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特點,通過政府風險分擔、應收賬款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多種增信措施,先后推出“科技成果轉化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等產品,滿足其輕資產、高成長的融資需求。其中,“科技成果轉化貸”在山東省貸款余額已超16億元,被山東省科技廳專項表彰。
據徐明敏介紹,恒豐銀行還通過提供應收賬款、發票融資、訂單融資、動產質押等供應鏈融資支持,助力核心企業上下游生態鏈中的科技型企業實現信用延伸,拓寬融資渠道。
比如天合光能新能源項目,恒豐銀行通過綠色審批通道為企業投放2億元專精特新專項貸款,滿足企業產能擴張融資需求,同時依托供應鏈金融產品“恒銀E鏈”累計投放1.77億元,助力天合光能上游膠膜、背板、光伏玻璃等鏈屬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為促進科技金融業務快速發展,恒豐銀行制定了規模加速提升目標:2024年、2025年爭取實現科技金融貸款增速高于全行對公貸款增速5個百分點,力爭10個百分點;客群擴面,同期服務科技型企業授信客戶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
據介紹,下一步,恒豐銀行將聚焦技術先進、具備產品創新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重點支持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領域,為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打造新質生產力貢獻恒豐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