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下調產品利率、創新消費金融產品、設置分期優惠、信用卡滿減……今年以來,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引導下,銀行也順勢推出了更多針對“換新”的場景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其中,以舊換新個人消費貸款成為了多家銀行發力的重點。部分銀行推出的以舊換新消費貸額度高達百萬元,貸款期限長達五年。此外,銀行信用卡部門也依托自身場景優勢開展換新優惠業務,搶占以舊換新萬億市場。
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銀行推出以舊換新家電信貸、信用卡產品,一方面旨在響應與承接“以舊換新、消費升級”相關政策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細分消費金融市場,為以舊換新客群提供精準服務。同時,消費貸款是其拓展業務領域、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
瞄準新賽道
“家電補貼疊加銀行的滿減活動,還有清洗優惠券,相當于又給了個折扣,活動這么給力,我馬上就下單了。”6月3日,在濟南一家電賣場,市民潘女士購買了心儀已久的空調。
而在賣場,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一家銀行專門“擺攤”對消費貸業務進行推薦。“無需辦理抵押、質押和擔保,年利率最低3.1%。”工作人員這樣說道,“來看看吧,只要十幾分鐘,系統評估審核后可在手機銀行自主支取使用。現在申請還有禮品贈送。”
“3.1%并不是最低的利率,現在有的銀行消費貸利率降到了3%以下。”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張萍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我們行也有消費貸,具體額度我不敢給你說,一切看系統評估審核的情況,按照您的情況看,30萬元應該是有的,利率可以談。”
正如張萍所說,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的消費貸額度能達到1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達5年。
如北京銀行發布的“京e貸”產品介紹顯示,產品額度最高100萬元,首筆提款年化利率(單利)低至2.98%,期限最長3年,無需抵押擔保。平安銀行推出的“白領新一貸”,推出了優客專屬利率優惠券,券后年利率僅2.88%起。青島農商銀行推出“以舊換新消費貸”,貸款額度最高達1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達5年,貸款利率執行優惠利率。
興業銀行的“興閃貸”,在利率折扣券的加持下,優惠后年化利率低至3%起;浦發銀行推出“浦閃貸”,符合要求的客戶有機會領取1年期浦閃貸2.9%年化利率優惠券;交通銀行一款現金分期貸款業務,對12期及24期中長期分期貸款業務的利率給予優惠,折扣1.8折起,折算下來相當于年化貸款利率低至約2.97%。
除了消費貸外,銀行信用卡也在發力搶市場。
如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了“煥新計劃”,20%抵扣通用刷卡金80元,刷卡金可抵扣單筆人民幣消費金額的20%,可多次抵扣。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了“移動換新季福利來襲、享免息分期購機送話費”活動。活動期間,用戶使用浦發銀聯信用卡分期購機,立享最高400元滿減及24期0息,凡參與本次活動的移動用戶,根據所選手機型號將贈送最高200元話費大禮包、額外獲贈20元現金紅包,另有加量購機福利。
在張萍看來,針對家電、家裝、消費電子等大眾消費品推出消費信貸產品,已經成為金融市場競爭的熱點場景。這類產品往往設計得很有吸引力,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貸款利率上具備優勢,如分期折扣、分期免息、分期優惠券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借貸需求。“銀行推出的消費信貸政策,可以讓消費者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部費用,這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家電的更新換代。同時還可以讓消費者更好地規劃長期財務。”
提升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
在銀行業分析師張鵬博看來,銀行此次搶占以舊換新新賽道,一方面是響應政策號召,同時也為銀行的零售金融業務開辟了新藍海,消費貸款是其拓展業務領域、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隨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工作推進會,明確要“做好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引導下,銀行也推出了更多針對“換新”的場景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其中,消費貸款成了銀行發力的重點。
張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消費貸期限相對較短,優質個人客戶風險可控,更適合銀行季末沖量。當前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銀行加大貸款力度,并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新市民”等群體的信貸力度,因此今年消費貸成了各家金融機構信貸爭奪的“主戰場”。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去年底開始,銀行的信貸投放額度充足,從策略上已告別“惜貸”,向“求貸”轉變。現在銀行內部對于貸款指標非常看重,部分銀行的全員營銷指標也將貸款放在重要位置。
“現在有考核,因此我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客戶打電話,宣傳我們的信貸產品。”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劉娟表示,“今年給優質客戶的折扣力度大于過往任何一年;但也明顯感覺到壓力更大,市面上其他銀行和貸款機構也同樣加大了費率的打折力度。”
劉娟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尤其是銀行仍面臨降準降息政策下的貸款投放壓力以及年底業績考核的緊迫感,尤其是隨著年中臨近,這種時間緊迫性愈發明顯。
“各種貸款產品的宣傳和推廣活動,不僅是對市場的積極響應,也反映了銀行業內部對市場份額的焦慮和競爭態勢。”張鵬博表示,“增加信貸投放量,也有利于提升資金利用率,在保持存貸利率位于合理區間的前提下,實現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他看來,在息差持續收窄的趨勢下,銀行資產端只能深耕挖掘優質信貸資產,同時發展中間業務等,擴大收入來源,從而分散貸款利率下滑對資產收益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