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本人承諾,堅決完成任期各項目標任務,若完不成,我主動辭職。”近日,在華魯集團四家公司新領導班子目標責任書簽約儀式上,華魯恒升董事長常懷春、總經理祁少卿,魯抗醫藥董事長彭欣、總經理董坤,省環科院董事長邊興玉、總經理康興生和山東華魯執行董事王詠等面向全體干部職工公開承諾,擲地有聲立下了“軍令狀”。至此,華魯集團旗下公司已實現新一輪揭榜競聘全覆蓋。
日前,省國資委召開省屬企業規范機構設置加強用工管理工作會議,強調省屬企業要在鞏固現有成果基礎上,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縱深推進三項制度改革,積極構建機構精簡、用工規范、分配合理、運行高效的管理機制,推動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
業績就是最好的尊嚴
“新任經營班子人選是按照干部管理有關規定,經過‘公開報名、揭榜競聘、組織考察、反復醞釀、通盤考慮、慎重研究’產生的,既體現了干部隊伍建設年輕化、專業化的要求,也是對集團‘賽馬不相馬’‘沒有誰不可替代’‘以業績論英雄’三種理念的貫徹落實。”對上述揭榜競聘,華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有利于激發新領導班子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層層傳遞改革發展的壓力,有利于自上而下建立內部市場化的競爭機制,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華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已與四家公司董事長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四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也分別與總經理和其他班子成員簽訂了目標責任書。
“市場不相信淚水、競爭不同情弱者、業績就是最好的尊嚴,無論是誰,都要嚴格遵守契約,不管刮風下雨,完不成目標就要自動辭職。”樊軍強調。
他表示,新班子要敢于作為、銳意改革,要將壓力不折不扣傳導到最基層,將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扛指標、人人有干勁、人人守承諾,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人、錘煉人,不養懶人、不養閑人,不用揚鞭自奮蹄,形成奮勇爭先、唯旗是奪的干事創業氛圍。
近年來,山東省屬企業積極落實三項制度改革工作部署,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緊盯市場化改革方向,先后建立管理人員選拔聘用、員工市場化招聘、全員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系列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做到改革執行與制度建設同步運作,有力推動規范化管理架構初步形成、市場化用工制度不斷鞏固、差異化分配導向更加鮮明,整體改革成效走在全國前列。
人才是第一資源
山東省屬企業在人才管理和培養上不斷推出新策略,正如上述省屬企業規范機構設置加強用工管理工作會議所強調的:“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讓企業充滿競爭活力、發展朝氣。”
近日,山東能源集團旗下新材料公司東華科技圍繞“百煉成鋼 建功新材”主題組織優秀青年代表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座談會。座談會剛開始,東華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全就提出了“脫稿”要求,青年們不再“規規矩矩”匯報,談到具體工作時,公司領導還進行針對性提問。
座談會上,發言的熟料事業部燒成車間副主任王超引起關注——入職短短4年,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如何擔起這么重要的崗位職責?
這要從東華科技開展的“星火”人才計劃說起。
據了解,東華科技將人才培養分為特需人才、高校畢業生、工匠型技能人才三類,因材施策,其中,主要加大對“90后”后備人才及“80后”提檔進位人員的培養。他們通過建立青年人才梯隊、“重用”培養、學習培訓及積分制管理和動態考核評價“四大機制”,助力青年人才提檔進位,王超正是這一政策下“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自開展‘星火’人才計劃以來,東華科技已實現‘80后’提檔進位87人次,選拔培養‘90后’主管層后備人才34人。”東華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
“各省屬企業要圍繞提升管理效能和發展活力,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控機構、控崗位、控總量、控總額、控招錄’工作。”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要求,省屬企業要精簡高效設置集團總部機構,加強子企業機構和人員管理,進一步提高管控效能和資源配置效率。實施以合同管理為基礎、以崗位管理為關鍵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優化崗位體系建設,強化全員績效考核,科學規劃用工總量,持續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會議還提出,要強化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工資總額決定機制和完善企業內部分配機制,嚴格規范企業進人管理,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一企一策”“一崗一策”
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攻堅之年,根據要求,省屬企業年底前要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三項制度改革是改革內容之一。
“三項制度改革能否真正落地,關鍵在于敢不敢動真碰硬、能不能公道無私。”今年2月初,全省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指出。
“這輪改革,要徹底打破‘看身份、看級別、看資歷’的傳統做法,推動在市場檢驗下‘看崗位、看業績、看貢獻’。”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更廣更深范圍內落實三項制度改革,將全面激發各級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干得好就激勵、干不好就調整。”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快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提質,就是增強契約目標的戰略性、科學性、挑戰性,“一企一策”“一崗一策”制定契約目標,強化契約剛性考核、兌現;擴面,就是鼓勵企業參照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方式,更大范圍、分層分類落實管理人員責任,做到“人手一契約、人人有本賬、人人擔指標”,最大限度把各層級管理人員的活力激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