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5月30日,北交所魯企漢鑫科技(837092.BJ)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近日,申萬研究、暉銳投資、首創證券等機構相關人員赴公司進行了現場調研。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漢鑫科技主要介紹了算力領域相關業務、智能網聯業務以及公司未來發展規劃等情況。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在此次調研活動中,漢鑫科技透露了公司與華為的合作進展等情況。漢鑫科技表示,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國產化算力“底座”,推動AI算力市場化應用,未來還會推動更多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運營和服務。
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
漢鑫科技介紹,公司與華為的合作主要為兩大類:一類是公司作為華為的供應商, 主要為華為提供工業人工智能領域產品及解決方案;另一類是華為作為公司的產品供貨商,主要為公司提供華為的數據通信類、智算服務器類等設備。
公司自2019年開始,基于華為Modelrts人工智能開發平臺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應用,2022年成為華為工業人工智能領域產品服務框架采購供應商,2023年成為華為昇思AI框架與大模型首批聯創伙伴。2024年公司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在算力中心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 應用、V2X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行業AI大模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3月中旬,漢鑫科技與華為簽署了“人工智能+交通”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行業、技術、科技方面的積累,就軟硬件產品研發、聯合解決方案打造、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等進行合作。漢鑫科技稱,公司將與華為繼續攜手前行,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共建AI生態,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智能化風潮亦席卷而來,數智化成為引領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新質生產力意味著以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先進計算技術與數智化機器設備、數智化勞動者等新要素緊密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形態!蹦戏揭患胰痰幕鸾浝韲砾i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是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創新大潮中,一方面需要建立自主研發和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的正循環;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大模型的契機,改變國產技術單純靜態替換的現狀,通過逐步真替真換,實現降本增效,推動產業發展。
漢鑫科技董事長劉文義表示,“人工智能+”的提出,為車路協同智慧交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公司與華為合作,雙方將基于華為鯤鵬+昇騰技術路線,共同打造面向智能網聯與智慧交通領域的創新應用,為交通領域向更加安全、智能、高效方向發展注入新動能。
早在2021年,漢鑫科技便通過華為相關軟件系統測試,隨后取得華為“車聯網”獨立軟件供應商(ISV)資格認證。如今,漢鑫科技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平臺,將“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相結合,將為自動駕駛、公眾出行、交通監管等場景提供更加健全的解決方案。一位接近漢鑫科技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人工智能+”戰略開啟了AI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新篇章,漢鑫科技將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工業、交通等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加速賦能千行萬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在手訂單約1.8億元
作為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漢鑫科技專注于為政企客戶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擁有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一企一技術中心、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和山東省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四個省級創新平臺。
最新的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681.89萬元,同比增長33.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5.58萬元,同比下滑534.01%。據悉,公司凈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煙臺區域外市場競爭環境變化,訂單毛利率較低;相關客戶資金緊張,公司一季度回款受到影響,且本期信用減值損失轉回較上年同期減少。
但是,漢鑫科技方面介紹,公司智慧城市、智能網聯、工業智能三大業務正按照既定年度規劃穩步推進,多個產品線完成“從0到1”的市場落地,并在推進“從1到10”的突破。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訂單約1.8億元,其中工業智能業務訂單超4000萬元。
據悉,公司在算力領域的相關業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打造國產化算力底座。公司多年來與華為合作,基于鯤鵬和昇騰處理器,打造國產化算力基礎設施,包括智算中心的規劃設計、建設實施以及后期運營服務等。2023年公司成功交付了濟南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實現100P算力的上線運營,該中心采用華為昇騰芯片底座Atlas系列產品。未來,公司還會推動更多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運營和服務;二是推動AI算力市場化應用。公司運營智算中心,幫助用戶遷移、 適配和應用國產化算力資源,與此同時,公司在自己的三大核心業務上不斷應用算力資源開發行業應用模型和產品。
在智能網聯業務方面,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漢鑫科技于2023年承建并交付了煙臺首條智能網聯示范路,該示范路覆蓋長度為雙向10km,完成了全息路口、智能網聯云控平臺、無人駕駛巴士、智能網聯精準公交等產品與場景的落地,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突破。目前,公司智能網聯業務拓展已經走出煙臺。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漢鑫科技將持續強化研發投入,在“軟平臺”優勢的基礎上,基于華為鯤鵬和昇騰的國產化技術路線,積極構建“硬終端”的產品能力,緊緊圍繞公司“一基兩翼”的業務主線,打造“硬終端+軟平臺+解決方案”的全鏈服務能力,扎實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