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即便數字中后臺外包服務收入在中國市場排名行業第一,還曾在納斯達克上市多年,位于泰安的泰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盈科技”)沖擊A股IPO仍然未能如愿。
5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因泰盈科技和保薦人中金公司主動申請撤回IPO申請文件,上交所決定終止對泰盈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外包服務排名全國第一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泰盈科技IPO申報材料于2023年3月3日被上交所受理,原計劃募資8.96億元。
為何會在排隊14個月后主動放棄此次主板上市計劃?對于放棄上市的原因,經濟導報記者5月17日致電泰盈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發行審核節奏有變化,公司判斷當前環境不利于推進上市申報”,至于未來的上市計劃,目前還不清楚。
據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泰盈科技原計劃發行不超過6649.63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26598.53萬股,擬募集資金89630.08萬元,分別用于運營中心建設項目、總部及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泰盈科技成立于2007年12月,2022年1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注冊資本19948.9萬元,注冊地及主要經營地址位于泰安市高新區,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提供商,專注于為企業提供數字中后臺運營管理服務。
據悉,數字中后臺外包服務是指通過語音、在線等交流方式,維護客戶與品牌業務之間的關系;或者為前端系統平臺正常運營提供審核、標注等服務。中國數字中后臺外包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1163.5億元增長至2026年的2165.3億元,其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6.8%。
泰盈科技表示,自2007年成立以來,公司專注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已有十六年,所服務企業覆蓋互聯網、金融、消費品智能制造、傳媒及通信、物流及出行等多個行業及其垂直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
根據沙利文行業報告,以2021年數字中后臺外包服務解決方案收入計算,泰盈科技以約19.0億元的收入規模,在中國市場排名行業第一。公司在全國十余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建立了30多個運營中心,擁有3萬多個服務坐席,服務數百家企業客戶。
2022年主營業務總工時為5857.36萬小時
財務數據顯示,泰盈科技經營業績穩定且保持強勁增長動力。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泰盈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0.85億元、14.50億元、19.04億元及10.85億元,2020年度和2021年度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33.67%和31.29%;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61億元、1.25億元、1.40億元及0. 77億元。
“公司目前發展形勢良好,未來也會一如既往地做大做強主業。”泰盈科技上述人士在談及公司近兩年業績情況時表示,公司會進一步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排隊等待審核期間,泰盈科技曾更新了兩次財務數據,分別為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上半年。通過問詢回復函透露的信息,泰盈科技主營業務仍保持著增長,2022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22.94億元,同比增長22.30%;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1.95億元。
從主營業務總體情況看,泰盈科技2022年主營業務總工時為5857.36萬小時,2023年上半年為2862.29萬小時,服務價格分別為39.16元/小時、41.75元/小時。
按照泰盈科技的規劃,公司未來將圍繞數字中后臺外包服務賽道持續發力,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不斷擴大公司在業務流程外包服務行業的市場份額。
曾在納斯達克上市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泰盈科技曾在2015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于2021年7月6日退市。對于紅籌架構和境外上市,也是上交所問詢時的首要關注問題。
據介紹,為拓展融資渠道、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提升品牌影響力,泰盈科技的前身泰盈有限,通過搭建紅籌架構實現了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次公開發行240萬股普通股,融資總額960萬美元。
因為上市后股票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估值水平較低,后續再融資功能較弱,且維護上市地位成本相對較高,泰盈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泰盈有限”)綜合考慮未來業務規劃,決定私有化退市并申請境內上市。據悉,泰盈有限私有化交易的資金來源為招商銀行貸款,2021年7月,招商銀行濟南分行為其發放了3700萬美元貸款。
從納斯達克退市后,泰盈科技A股IPO之路走得緊鑼密鼓。2022年初變更為股份公司后,3月14日與中金公司簽訂了輔導協議,3月18日向山東證監局輔導備案,同年12月泰盈科技完成輔導驗收。2023年,泰盈科技正式遞交IPO申請材料,沖刺A股主板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