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5月15日,青島,推進“鏈主”企業“以商招商”座談會舉行,88家“鏈主”企業參會;5月9日,北京,山東與跨國公司對接會如期舉行,20家跨國公司的代表亮相,尋求與山東深化優勢產業、加強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合作。
二季度,山東接力“新春第一會”,在“大開放大招商”的戰鼓聲中,招商引資的“引力場”逐“高”而行,為全年項目建設引來汩汩“源頭活水”。
“朋友圈”持續擴大
跨國公司與山東淵源深厚,是山東擴大“朋友圈”的重要群體,山東向來十分重視這一扇與世界連接的窗戶。山東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洪光在5月9日山東與跨國公司對接會上表示:“近年來,山東對外開放加快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邁進。”山東把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作為推動全省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聚焦重點產業鏈條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拓展互利合作空間,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

對接會上,印度塔塔、泰國正大、韓國希杰、美國德事隆、美國羅克韋爾、德國歐綠保、法國索迪斯等跨國公司代表現身,與山東淄博、煙臺等市、縣、區及園區招商負責人共探合作發展的新契機。
山東是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沃土,跨國公司紛紛在這片農業、工業資源豐沃的土地上大展身手。

泰國正大集團,全球農牧食品綜合企業巨頭,目前在山東有產業企業34家,并設立了14個產業事業板塊,投資額約50億元。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王富杰介紹,未來,正大集團將在中國包括山東做100家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園區,輻射帶動1億畝土地,培養百萬新農人。經濟導報記者從煙臺市商務局獲悉,4月18日,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專門帶隊赴泰國開展經貿活動,拜訪了正大集團,推動雙方在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美國德事隆集團,是全球通用航空飛機和直升機生產排頭兵。該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張傳勇介紹,山東有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資源,這讓他對山東市場充滿信心,希望與山東有進一步的密切合作。
美國羅克韋爾,專注于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領域,是魯企的“老熟人”,該企業為萬華集團、玲瓏輪胎、睿鷹制藥、萊福士造船、青島軟控等一批山東企業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
德國歐綠保,在中國投資建設并運營了10多個環境服務和資源再生項目,山東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給歐綠保打開了擴展合作的新空間。歐綠保中國區副總經理韓慧青說,公司綠色燃氣技術、危險廢棄物回收與管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塑料回收等業務,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愿意與魯企一道實現合作互利共贏。
山東的“引力場”由此可見一斑,跨國公司在齊魯干事創業,山東通過跨國公司與世界連接更近。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儲備糧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遲京濤介紹,自1987年第一家跨國公司落戶山東,目前已經累計有236家世界500強公司在山東投資建設了934家企業。
不止是走進北京。山東“大開放 大招商”的步伐,還從京津冀到了長三角、珠三角,意在讓更多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搭乘“機遇快車”,早日在山東落地開花。
山東省政府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省市兩級開展各類招商活動113次;二季度,長三角專題招商、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港澳山東周等重大活動將陸續舉辦,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將加快集聚、落戶山東。
瞄準新優項目 一把手組隊“贏商”
為了吸引高質量資本和客商落地山東、投資山東,山東16市共謀“贏商”大計,多個市的一把手帶頭組隊,招引項目瞄準“新”“優”,發力高端制造業、新能源及未來產業項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4月21日至22日,東營市委書記楊國強赴上海市走訪考察企業,推進項目合作。其間東營市與上海電氣風電集團、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其中,簽約的上海電氣風電年產160萬千瓦大型海上風機智能制造基地及海上風電測試認證基地項目,建成后可具備年產風力發電機組125套的裝配、試驗能力;中船科技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及測試認證創新基地項目涵蓋葉片、機電傳動系統試驗、整機認證測試等風電核心產業,可開展最大3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新技術應用前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測試認證工作。這兩個項目的簽約落地,將助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化、鏈條式發展,為打造全國領先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注入新動能。
4月9日至10日,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寶亮帶隊赴北京,先后走進中國醫藥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宣傳推介臨沂,對接洽談項目。
3月27日至28日,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帶隊赴北京、天津,走進天津三環樂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洽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事宜,促成了高性能永磁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夏津現代紡織產業園、特種高性能纖維紗線等多個優質項目簽約落戶德州。
2月21日,濟南市委書記、市長率領的“頂格招商團”現身上海,與企業負責人深入洽談合作事宜、推進項目落地。今年,濟南將以鏈招商、用活資本招商、以商招商、境外招商,以“組合拳”提升項目招引質效。
淄博發起“上門招商”新攻勢。今年以來,市領導先后帶隊赴北京、廣州、深圳、景德鎮等城市開展招商活動,拜訪中石化、九豐能源、先導稀材、黑格智能等行業領軍企業和機構,推進在談項目,挖掘招商線索。
濰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的招商小分隊先后赴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地開展招商對接活動,到訪華潤集團、國藥集團、上海交通大學等企業和機構,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企業機構深入會談,市、縣兩級外出開展“點對點”招商50多次,洽談推動項目60多個。
要讓資本增值長紅
招商引資是發展的生命線,16市招商引資“南征北戰”,重點項目落“實”帶動有效投資,支撐了山東經濟“開門紅”。一季度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達90.2%,完成年度投資的24.9%。
一季度,青島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55個,計劃總投資2146.6億元,實現了今年開局起步的“奮力一躍”。
來自青島市商務局的數字顯示,青島市一季度簽約內資項目234個,占比91.8%。其中,省外投資項目148個,占比58%;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項目合計占比40%。從招引項目來看,“新”意滿滿,七大優勢產業項目59個,占比23.1%;十大新興產業項目95個,占比37.3%;七大現代服務業項目81個,占比31.8%。從產業鏈項目分布看,食品飲料、智能制造裝備、現代商貿、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氫能與儲能較為突出。一季度,青島總投資30億元以上大項目23個。其中,制造業項目14個,同比增長56%;國藥生命港、翰博光電、中能瑞新儲能、修正醫藥、硅基芯片等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6個,同比增長20%。
一季度,東營新簽約正式合同項目122個、簽約金額574.91億元,在建招商項目179個,到位資金189.33億元、同比增長10.4%。
一季度,淄博各區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外出招商40次,簽約項目8個,簽約合同金額47億元。
一季度,海水淡化項目,特種紙、尼龍新材料項目等一批投資百億級、50億級的高質量項目在濰坊快速推進,綠電氫氨醇一體化、綠色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簽約落地。
與此同時,高質量發展驅動之下,各地招商引資的模式亦出現了創新。據經濟導報記者觀察,除了鄉情相牽、情感所系,各地比以往更加注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加注重為招引項目創造產業鏈攀升和價值鏈提升的機遇,更加注重在打造地區優勢上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依然有部分重點項目未按期開工。招商引資之后,如何讓資本落地見效,實現與地方的共生共贏,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對城市而言,如何深化改革、創新服務、營造讓資本受益的空間,如何打造讓資本實現增值“長紅”的環境,都是考驗。二季度是重點項目的黃金施工期,山東各地正在突出抓好“七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建和續建項目開工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