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24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揭曉,憑借在改善環境、保護員工、支持社區上做出的卓越努力,海信集團與寧德時代、京東集團、阿里巴巴等100家企業登上今年的榜單。據悉,這是《財富》第三年編制該榜單,海信集團已連續三年入選。 《財富》在榜單中指出,海信集團旗下多個工廠的光伏發電項目正逐漸釋放“低碳紅利”,年發電能力約7000萬kWh,占總用電量11%以上。已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累計13家。 2023年共計回收舊家電 75.35 萬臺,約為 3.48 萬噸,獲得可加工利用材料約 3萬噸。 海信正推動搭建一套覆蓋能源利用、研發設計、供應鏈、制造、銷售與售后、回收與綜合利用等全流程的綠色低碳生產體系。以電視產品為例,海信激光電視原材料的總可回收利用率高達92%,以100英寸激光電視為例,可比同尺寸液晶電視節能一半以上。海信ULED電視通過更先進環保的設計,使電視外殼減重8%,2023年比2022年可節約塑料1133.07噸,節省鋼材100噸 ,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在家電回收領域,2023年,海信發布綠色星球煥新計劃,借助瀕危物種議題,深度帶動用戶綠色生活,用戶憑借任意品牌的電視、空調、冰箱、冷柜、洗衣機、廚電等產品,均可參與海信以舊換新補貼優惠活動,今年,這一行動繼續面向全國推進,海信為消費者提供舊機在線評估、換新補貼發放、新機選購和“送新、拆舊、裝新、收舊”一站式服務,平均補貼力度為成交金額的10%,最高補貼2000元。 在清潔能源推廣方面,目前海信光伏裝機總容量近70MW,年發電能力約7000萬kWh,其中2023年新建光伏裝機容量12.85MW,總光伏發電量占海信總用電量比重達11%以上。以海信黃島視像科技工廠為例,公司新建10.75MWh分布式儲能電站運營項目,總投資1720萬元,每年可轉移電量511萬kWh,年節約收益268萬元,年節約標準煤1842噸。在綠色工廠建設方面,海信集團已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累計13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4家,零碳工廠2家。

當前,海信在全球設有26所研發機構、34個工業園及生產基地以及64個海外公司和辦事處,一方面通過組建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海外基地與營銷平臺相互支撐,實現了海外布局及供應鏈的協同優勢,降低了物流成本、減少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海信在當地雇傭員工、貢獻稅收、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全球協同下的利他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