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消費,已經在山東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23年以來,山東促消費穩增長政策頻頻出臺,推動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消費活力不斷增強。
4月28日,“第二十一屆(2023)山東財經風云榜”發布儀式上,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發布《以消費新格局助推山東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深度剖析了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以及消費發展呈現的新趨勢、新特征、新格局。這份《報告》也為深入了解山東的消費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提供了重要參考。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報告》執筆人——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翟一杰博士,就山東當前消費發展態勢及強化消費區域聯動方面進行了深度解讀。
山東消費市場呈現多個亮點
“山東作為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雙過億的人口大省,擁有龐大市場規模優勢和巨大消費潛力。” 翟一杰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山東切實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高質量謀劃實施“消費提振年”行動,接續出臺“商貿流通10條”“提振擴大消費40條”“旅游住宿業高質量發展20條”等“一攬子”政策,優化供給與提升需求并舉,持續激發消費潛能,不斷釋放內需潛力。
根據數據統計,2023年山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41.8億元,同比增長8.7%,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穩中向好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為全國穩大盤貢獻了山東擔當。
在翟一杰看來,山東的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個亮點:從消費形態看,服務型消費需求快速提升;從消費品類看,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從消費渠道看,網絡消費支撐有力;從消費區域看,城鄉消費提質增效;從消費模式看,新型消費、綠色消費培育壯大。
“整體來看,我省居民消費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翟一杰說。
而近日山東省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也顯示,消費延續去年以來良好態勢。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高出全國2個百分點。
翟一杰提到,山東的文旅市場表現尤為亮眼,淄博燒烤、濟南大明湖超然樓再次“出圈”,搶抓“春游經濟”熱度,發布“好客山東 美美綻放季”主題產品,用新場景、新業態持續激活消費潛力,全省接待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8.0%和22.3%。
近日,2024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臨沂開幕,提出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續擦亮“好客山東”金字招牌。“從未來走勢看,隨著商品和服務需求持續恢復,疊加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消費市場將延續穩定向好的恢復態勢。”翟一杰表示。
“打造兼具時尚魅力和半島特色的北方消費中心”
隨著山東消費市場的持續恢復和發展,面對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如何進一步釋放消費動能,強化消費區域聯動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之一。
《報告》中提出,推動城市群、都市圈間資源整合、消費聯動,已成為增強區域消費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無論從國家層面長城、長征、大運河旅游線路的打造,還是從區域層面四川、重慶構建巴蜀消費全域聯動體系,都為山東省做好16市消費聯動文章提供了有力借鑒。例如,借勢淄博燒烤流量紅利,打造在濟南看泉、到淄博吃燒烤、再到青島吹海風等精品線路,呈現齊魯大地之美。”翟一杰說。
針對強化消費區域聯動,《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強調加快構建“2+6+N”消費空間格局,實現不同層次消費功能的梯次布局、相互促進。
“此外,我們前期還開展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合力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研究’,提出構建‘一平臺、兩中心、N板塊’消費發展格局。”翟一杰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其中,“一平臺”是指圍繞集聚消費資源、優化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品質、塑強消費品牌,打造集綜合性宣傳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優質消費資源集聚對接平臺、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平臺、品牌國際化培育發布平臺、“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推介矩陣平臺、商品服務流通網絡平臺、高端消費要素招引平臺、全場景多業態體驗式消費平臺、消費信用維權一站式平臺、產業生態創新試點推廣復制平臺等為一體的國際化消費資源多元融合聚集平臺。
“兩中心”是指濟南、青島作為山東合力建設國際消費目的地的核心承載區,帶動多個城市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山東半島城市群實現一體發展。
“N板塊”是指以整體布局、整體打造、整體宣傳為重點,充分發掘自然人文資源、三次產業優勢、存量增量空間,一類一鏈條、一業一政策,增強產業要素協同性、產業鏈條完整性、一站式精品項目引領性,集全省之力打造文旅、海洋、美食、農產品、醫美、康養、教育等全域精品消費板塊。
“通過強化消費空間格局和發展格局協同發力,有望持續激活我省消費一體化發展動能,助力我省打造兼具時尚魅力和半島特色的北方消費中心和重要國際消費目的地。”翟一杰說。
“六大路徑”構建消費新格局
除了構建區域消費聯動“新格局”,《報告》還提出了多個構建山東消費新格局的路徑建議。
比如,謀劃產消協同發展“新路徑”,鼓勵消費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加強對接、創新發展,著力培育一批具備大體量、運用新技術、承載高檔次、引領新風尚的消費龍頭企業、樣板地標、產業集群。
完善商貿流通運行“新體系”,對標世界級消費城市,積極引入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聚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核心商圈,推動城市建成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綜合商業體。
拓展消費賽道細分“新圈層”,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針對性地開發個性化產品服務,加快培育銀發消費市場,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
用好數字、文化賦能消費“新媒介”,創新5G、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應用場景,重塑“人、貨、場”三要素,積極推廣Costco等新零售模式。
營造放心、綠色消費“新環境”,樹立大消費觀,將優化消費環境放到與投資、產業、貿易等同等位置,一體規劃、一體部署。建立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加快開展覆蓋企業和居民的碳賬戶建設,打造區域標志性綠色消費中心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