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五一”小長假開啟僅剩兩個交易日,投資者又一次面臨“持股過節”與“持幣過節”的選擇。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表示,節后A股市場機會大于風險,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進行考量。
回顧近十年A股市場在“五一”假期前后的表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節前一日上證指數上漲的概率為70%,節后五日上證指數上漲的概率為50%。
對于“五一”假期前后的市場表現,機構預期較為樂觀。
國融證券認為,假期到來再度面臨持股或是持幣的抉擇,策略上依舊維持主動,短炒應降低出手頻率向中期低位績優各行業龍頭中主動甄別波段持股機會,中期倉位則耐心持股靜待行情進一步發酵,總體持股過節更具優勢。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短期來看,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及財報進入最后密集披露階段,市場難免震蕩。從中長期角度,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向好,政策持續落地,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預期也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市場中期機會大于風險。
事實上,近期A股市場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從基本面上來看,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季度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在政策面上,從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到4月22日國務院以“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為主題進行第七次專題學習,再到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提出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政策積極信號密集釋放。
另一方面,外資機構也持續看好A股。日前,高盛在媒體會上表示繼續超配A股。瑞銀集團也將A股和港股的評級上調至“增配”。
“節后市場有望迎來五月‘開門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五一”之后的行情利多因素逐步增加,包括外資流入、港股連續大漲等。同時,近期A股也在3000點之上展開了一定反彈,市場做多情緒有所提升。
“如果持有的是優質股票或者優質基金,可以耐心的持股過節。如果持有的是一些題材股、概念股,可以及時獲利了結。”楊德龍建議。
“我覺得海外市場目前表現一般,可能會影響到(A股)市場。但又感覺一季報和年報披露完后可以在一些行業搏一搏。”中小投資者曾先生告訴記者,持股還是持幣過節,他目前還在考慮中。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中小投資者必須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需要了解市場整體趨勢和個股的基本面情況,應關注和分析假日期間發生的國內外經濟、地緣政治事件以及這些因素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如果具有較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有明確的投資計劃且資金充足,那么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選擇持股過節。
“投資者不應該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可以持有必要的現金并搭配低風險理財,同時持有預期樂觀的優質公司股票,以期獲得節后可能的盈利。”田利輝建議。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認為,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在節前可以選擇降低倉位。
“中小投資者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楊德龍表示,新“國九條”的發布表明,未來在投資風格上會更加傾向于績優公司,特別是有現金分紅能力的公司更具吸引力。(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