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4月25日上午,濟南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將軍號”“黃河一號”盾構機雙首發啟動儀式在二環北路站(以下均為工程名)舉行,標志著7號線建設進入加速階段,濟南市民乘坐地鐵跨越黃河從“美好愿景”到“現實場景”漸行漸近。

7號線一期工程全長約30公里,是全國第二條、山東首條穿越黃河的地鐵線路。
據悉,本次同步始發的兩臺盾構機分別位于7號線科創中心站和二環北路站。“將軍號”盾構機在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二環北路站向南始發至翻譯學院站,盾構作業區間全長約1262米;“黃河一號”盾構機在由濟南黃河路橋集團承建的科創中心站向南始發至大橋站,盾構作業區間全長約595米。兩臺盾構機均為土壓平衡盾構機,重量約500噸,主要穿越地層為粉質黏土、淤泥質土、粉土、粉砂。
目前,7號線一期工程全線共19個站點全部進場施工,其中,7處站點正在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8處站點正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4處站點局部圍擋進行綠遷、管遷等市政前期施工。
7號線總體呈南北向縱穿濟南主城區,連接濟南市蓮花山片區、漢峪片區、CBD核心區、洪樓片區、黃臺片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等重點區域,建成后將與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構建起濟南市更加完善便捷的軌道交通骨架線網。

建設過程中,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在7號線項目部打造“VR體驗館”和“智慧工地”云平臺,設置安全積分超市,推行“職工夜校”等教育活動,大力推進安全教育全覆蓋,把牢安全生產關;利用無人機對施工場地進行全景掃描及建模,采用BIM技術和三維技術進行可視化交底,深化“四新”技術應用;在站點基坑上方撐起巨幅“防塵天幕”,納入噴淋和霧炮設備,將土方開挖作業的“露天作業”變為“室內作業”,有效降低了揚塵和噪音,改善了作業環境,將施工對市民群眾的影響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