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三年前,國務院批復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如今,這片充滿活力的區域即將迎來獲批三周年。
一直以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濟南起步區”)的發展動態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濟南起步區的產業發展思路已經十分清晰,尤其在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力,加速了區域產業發展的步伐。
對于濟南起步區而言,對標學習也是發展的關鍵路徑。從廣州南沙到上海浦東,再到國際上的新加坡,濟南起步區不斷吸收借鑒先進發展經驗,努力在規劃建設、產業布局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探索創新發展之路。
這些都是濟南起步區不斷邁進的動力。
吸引央企布局,氫能產業快速發展
區域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產業的導入也是推動濟南起步區打造新經濟增長極的一大途徑。
眼下,不少地方紛紛搶占新能源等熱門賽道,濟南起步區也正在新能源賽道上發力,并吸引了央企的布局。
位于濟南起步區的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濟南綠動”)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對經濟導報記者說:“作為‘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試點任務實施單位,我們積極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推動氫能車輛、船舶、無人機等規模化、市場化推廣。”
陳穎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接下來,濟南綠動將結合山東氫能車輛相關政策大力推廣氫能物流車,同時推進大載重無人機、氫能助力自行車等的研發應用。下一步,在濟南起步區支持下,濟南綠動還將參與首個氫能社區氫熱電聯供示范建設,大力推進“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實施,打造多元氫能應用場景,助力濟南起步區加快構建新能源產業生態。
于2021年12月在濟南起步區注冊成立的濟南綠動,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集團”)的三級單位,是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區域公司。
國家電投集團落地濟南起步區,重點打造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這是國家電投集團在國內布局的五大氫能產業基地之一、四大燃料電池產業基地之一,也是面向華北和中原地區、輻射黃河流域、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基地。
濟南綠動則是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的建設主體,是濟南市新能源裝備鏈主企業。
近年來,氫能已成為產業發展焦點。作為全省氫能產業的重要發展地之一,濟南起步區正推動“中國氫谷”建設,加快氫能產業的全鏈條發展。在國務院批復的《濟南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中,也強調了開展氫能技術研發。
濟南起步區正抓住這一前沿機遇,在布局氫能產業和示范應用場景上持續加大力度,吸引了更多企業的集聚,推動氫能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一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為濟南起步區注入了全新的發展動力。
而以氫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更為濟南起步區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機遇。
濟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因為與比亞迪的“牽手”而受到矚目。2021年12月,比亞迪以10.31億元在濟南起步區拿下約3000畝土地,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制造。
比亞迪在濟南串起了一條嶄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成為濟南工業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在2023年一季度,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滿產下線等利好影響,濟南起步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3.7%。
如今,位于濟南起步區的比亞迪工廠已經下線了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作為濟南智能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比亞迪在濟南起步區的發展正帶動上下游優質企業集聚。
近年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濟南起步區,愛旭太陽能電池項目也備受關注。
今年2月21日,濟南市委主要負責人率隊赴上海招商引資,與上海愛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旭股份”)等進行座談交流。雙方就項目推進、產業前景等進行深入討論交流,商定共同探索以光伏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智慧農業等領域,攜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資料顯示,愛旭股份擁有業內領先的光伏電池制造技術和生產供應能力,是全球光伏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2023年4月,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項目已落地濟南起步區,意在打造全球先進的光伏組件制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6日上午舉行的2024年春季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主會場就設在了濟南起步區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一期項目現場。
學習借鑒先進經驗,謀求發展之道
時間拉回到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濟南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濟南起步區迎來重大升級,標志著這片土地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2021年5月1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強調,山東省將高水平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起點建設,舉全省之力將濟南起步區打造成為“鑲嵌在黃河流域的最具現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5月26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濟南起步區建設動員大會,全力推進濟南起步區建設開局起步。濟南起步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2022年1月8日召開的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了濟南起步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包括“要舉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區建設,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取得新成效”。濟南起步區的建設無疑也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重要“發動機”。
有關濟南起步區的發展定位,官方有這樣一番表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新引擎、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平臺、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區。濟南起步區被賦予了“四個新”的發展定位。
濟南起步區的發展目標清晰明確:朝著“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目標前行——到2025年,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現代化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核心優勢基本塑成,城市綜合功能基本完善;到2035年,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綠色智慧宜居新城區基本建成。
在濟南起步區的發展過程中,對標學習成為一條重要路徑。
在2022年8月20日召開的濟南起步區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上,濟南起步區明確了階段性任務,強調主動對標學習,力求實現新突破。
2022年11月,《濟南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發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其中提到了對新加坡等地的借鑒學習。
該規劃明確提到,堅持對標、學習先進經驗,重點學習新加坡、廣州南沙、上海浦東等地發展經驗,全面對標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在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集聚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高水平產業社區、創新現代化治理模式等方面實現全面引領。
通過對標學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濟南起步區不斷優化自身發展戰略和路徑。
新加坡,是濟南起步區學習的重要對象之一。而濟南起步區與新加坡的合作,也已邁出實質性步伐。
2023年11月11日,在濟南舉行的新加坡—山東經濟貿易理事會第二十四次全體會議上,雙方簽署了21個項目,其中包括涉及濟南起步區的4個重要合作項目。
濟南起步區與新加坡合作的范圍涵蓋了多個領域,從建設綠色科技研究院到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領域合作,再到長租公寓運營管理、打造小型新加坡示范區等各方面。
其中一個合作項目是濟南起步區管委會與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共同建設中新綠色科技研究院,開展可持續的未來尖端科學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端科技人才等。
濟南起步區還與新加坡吉寶集團、新加坡雅詩閣有限公司以及盛裕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旨在推動濟南起步區建設、發展,為濟南起步區帶來專業領域的解決方案以及運營管理經驗等。
這些合作標志著濟南起步區與新加坡之間的合作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此次會議之后的11月27日至30日,新加坡迎來了由濟南市委主要負責人率領的濟南市代表團,代表團這次訪問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推進中新雙方在濟南起步區建設上的合作,雙方就“打造中新綠色智慧示范區”等領域進行了合作交流,并達成共識。
凸顯“綠色”和“智慧”的中新綠色智慧示范區,與濟南起步區的綠色低碳方向高度契合。
濟南起步區今年2月20日召開的全面深化提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再度強調,充分借鑒新加坡在城市建設、產城融合、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推動中新綠色智慧示范區建設。
濟南起步區的學習對象不僅局限于新加坡,其還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其他地區,如廣州南沙、雄安新區等,從國內的區域發展中汲取經驗。
2022年7月31日至8月5日,濟南起步區考察團還專門赴廣州、杭州、蘇州、通州、雄安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力求借鑒其管理機制、招商引資等經驗。
加快復制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無疑將為濟南起步區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更廣闊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