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通訊員 付魁
5名高管集體辭職,讓魯陽節能(002088.SZ)引來不少股民關注。
日前,魯陽節能發布公告,4名副總經理和董事會秘書因個人原因辭職,辭職后將不再擔任魯陽節能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對此,經濟導報致電魯陽節能人事部,相關人員表示,4位副總經理和董秘確實已經離職,工作已經有序交接,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行,相關職位的繼任情況也會盡快公布。
高管集體離職
魯陽節能此次辭職的高管有董事、副總經理鹿曉琨,副總經理鄭維金、馬中軍、趙生祥,董事會秘書劉兆紅。上述人員均因個人原因辭去所在職位,辭職后將不再擔任魯陽節能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上述人員在魯陽節能的資歷不淺。比如鹿曉琨,其從2011年11月開始便在魯陽節能擔任市場研究院副總經理,后又在2015年5月開始任職副總裁。劉兆紅在魯陽節能工作的時間更長,其從1999年6月開始在魯陽節能工作,歷任魯陽節能技術檔案管理員、檔案室主任、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
相比于資歷,幾人的薪酬更讓外界羨慕。據2022年年報顯示,鹿曉琨、鄭維金、馬中軍、趙生祥、劉兆紅在2022年的年薪分別為245.36萬元、241.64萬元、241.61萬元、241.61萬元、62.74萬元。
資歷較深、薪酬較高的高管卻集體出走,讓魯陽節能一時引發股民熱議。值得一提的是,辭職的5名高管中,僅鹿曉琨未持有魯陽節能的股份,鄭維金、馬中軍、趙生祥、劉兆紅分別持有59.70萬股、116.72萬股、17.71萬股、9.44萬股。
“股票是他們的個人資產,是否會減持不能確定。”上述人員表示。
雖然目前還沒有減持計劃披露,但在披露高管離職公告后,魯陽節能股價一路走低。4月11日公司收盤價為13.27元/股,日內跌幅為9.97%,4月12日收盤價為12.48元/股,跌幅為5.95%。
控股股東加強控制力?
即便魯陽節能一再強調5名高管同時離職是個人原因,但還是難以打消外界的猜疑,有部分股民將注意力放在了公司控股股東身上。
2022年,魯陽節能的控股股東奇耐聯合纖維亞太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奇耐纖維”),通過溢價要約的方式收購魯陽節能1.26億股。此次收購,奇耐纖維斥資27.35億元,持股比例由29%上升至53%。
資料顯示,奇耐纖維的實控人為兩名美國籍自然人,此次收購是為了增加在魯陽節能的持股比例,進一步鞏固奇耐纖維對魯陽節能的控制能力。
而在當時,為配合要約收購,公司董事長鹿成濱及其一致行動人、總裁鹿超、副總經理馬中軍、鄭維金、趙生祥、董秘劉兆紅合計減持股份1629.75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3.22%。
2022年8月19日,魯陽節能還發布過一則人事變動公告,根據公告,鹿超、鹿曉琨辭去魯陽節能董事職務以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鹿超繼續擔任總裁職務。
對于此次人事變動,魯陽節能給出的解釋是,鑒于公司控股股東奇耐纖維與沂源縣南麻街道集體資產經營管理中心、董事長鹿成濱于2022年4月27日簽訂的《關于山東魯陽節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關投票權的協議》約定,鹿超先生、鹿曉琨主動辭去部分職務。
而此次5名高管離職后接替崗位的人是否來自奇耐纖維,上述人事部相關人員表示目前不清楚。
公司:離職不影響經營和戰略
事實上,奇耐纖維鞏固對魯陽節能的控制能力不僅在人事調整上有所反映,在業務上也有所表現。
在完成對魯陽節能的要約收購后,奇耐纖維將部分旗下資產注入魯陽節能。在去年,先后收購了奇耐纖維旗下奇耐上海、宜興高奇環保在內的部分中國業務。
對于上述兩筆收購,魯陽節能在互動易平臺回應投資者稱,“宜興高奇主要從事工業過濾業務,奇耐上海主要有汽車排放控制和新能源電池防火業務,兩個資產的注入讓公司實現了工業熱管理、環保、新能源三大業務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兩筆收購或也能顯示出控股股東急于提升魯陽節能業績的打算。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魯陽節能的凈利潤為9861.78萬元,同比下降18.92%,2023年上半年,魯陽節能的凈利潤為2.47億元,同比下降22.25%。
據了解,宜興高奇主要生產經營除塵布袋類產品,具備年產950萬平方米濾料產能,年產100萬條CBC濾袋產能。魯陽節能也曾表示,公司將充分利用銷售網絡優勢及客戶資源加大對宜興高奇產品的推廣和銷售,以期提高產品的市占率,提升產品銷售收入。
不過,在完成業務合并后,魯陽節能的業績并沒有因此發生明顯的轉變。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魯陽節能的凈利潤為3.90億元,同比下降16.12%。
而現在又有5名高管同時離職,是否會對后續的經營產生影響也讓外界有所擔心。“相關工作已經有序交接,公司未來的經營計劃和戰略不會變化。”上述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