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見習記者 楊佳琪
“魯股大眾傳播指數”15強榜單(2024年3月)正式出爐。該指數由《經濟導報》社與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聯合發布,以月度榜單的形式展現當月在專業財經、社交等媒體平臺中,最受關注的一批山東上市公司。
與上月相比,此次15強榜單的排名出現不小變化,東阿阿膠(000423.SZ)以74666.03的傳播值強勢登頂,與其他公司相比保持了極大的優勢;萬華化學(600309.SH)以5649.94的傳播值位居第2位,海爾智家(600690.SH)排名上升5位,以4591.95的傳播值位居第3位;青島啤酒(600600.SH)則以3904.22傳播值居第4位,華電國際排名第5,傳播值也高達2998.53。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由于進入年報披露季,上市公司的業績及分紅情況受到廣泛關注,傳播熱度明顯上升,比如東阿阿膠2月傳播值僅為782.91,3月受業績大增及高分紅刺激,傳播值增長了90多倍。
東阿阿膠高比例分紅受關注
“魯股大眾傳播指數”主要由五方面因子構成,包括了媒體傳播力、專業傳播力、社交影響力、情感維度、熱度值,基本上涵蓋了與上市公司影響力相關的重要要素。
比如,東阿阿膠將2023年賺取的凈利潤幾乎全部用來現金分紅,在社交類媒體中引發熱議,傳播熱度居高不下,遙遙領先于其他山東上市公司。
3月21日公布的年報顯示,2023年度,東阿阿膠實現營業收入47.15億元,同比增長16.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1億元,同比增長47.55%。在2019年出現上市20多年來的首次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4億元后,東阿阿膠短短幾年間就把凈利潤提升至10億元以上,難能可貴。
在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回饋投資者的當下,東阿阿膠也披露了大手筆的分紅預案。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東阿阿膠2023年度分配預案為:以2023年末總股本64397.68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7.8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為114627.87萬元。本次派發現金紅利占202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99.6%。
其實,東阿阿膠此前年度的分配方案也頗為不俗。比如,2022年度,東阿阿膠的分配方案為,以公司現有總股本64397.68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1.78元現金,現金分紅總額為75866.50萬元。而2022年度,東阿阿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999.81萬元。
與公司業績、傳播熱度攀升相對應的是,東阿阿膠股價近期也一直處于上漲趨勢中。1月23日,東阿阿膠股價最低為47.38元/股,4月10日最高漲至66.00元/股,2個多月的時間,股價最高漲幅達到了39.30%。
多家公司相繼公布亮眼業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萬華化學、海爾智家、青島啤酒3月均保持著3900+以上的傳播熱度,與3家公司公布的優異年報有相當大的關系。
萬華化學3月18日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753.61億元,同比增長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16億元,同比增長3.59%。連續多年保持著超百億元的凈利潤數據,萬華化學的盈利能力讓人驚嘆。
萬華化學的分紅方案同樣不俗。據披露,萬華化學以2023年12月31日總股本31.40億股為基數,用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6.25元現金紅利(含稅),共計分配利潤總額為51.02億元,剩余未分配利潤456.27億元結轉以后年度分配。
海爾智家3月27日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堅定執行高端創牌戰略并推進數字化變革,再次交付歷史最好業績。
2023年,海爾智家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售出超過一億臺家電,覆蓋大白電、暖通空調、熱水器、小家電等多個品類,全球營業收入達到2614.28億元,同比增長7.3%, 歸母凈利潤達到165.97億元,同比增長12.8%;按中國會計準則下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達到158.24億元,同比增長13.3%。
據披露,海爾智家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8.04元(含稅),擬派發分紅金額74.71億元(含稅),對應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為45.02%。
青島啤酒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產品銷售800.7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339.4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億元,同比增長15%。
據披露,2023年,“青島啤酒”以人民幣2406.89億元的品牌價值繼續保持了中國啤酒行業品牌價值第一,公司擁有的青島啤酒、嶗山啤酒、漢斯啤酒等品牌總價值已突破3800億元。
威高骨科管理層大換血
幾家歡喜幾家愁。威高骨科2023年度業績的大幅下滑,導致管理層變動,公司董事長、副總經理相繼辭職,也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
威高骨科3月26日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2.84億元,同比減少37.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億元,同比減少81.3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9億元,同比減少76.51%。
威高骨科表示,營業收入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帶量采購執行引起產品出廠價格下降以及渠道存貨補差給予進貨價格折讓影響,進而也導致產品銷售毛利率下降、凈利潤大幅減少。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年報正式公布之前,威高骨科董事長弓劍波就遞交了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弓劍波提請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弓劍波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弓劍波還曾因高薪引發討論。2020年至2022年,其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1195.61萬元、1192.74萬元、1092.49萬元,連續3年超千萬元。
此外,因工作調整原因,燕霞申請辭去威高骨科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職務;邱鍋平申請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李丹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而在年報披露的當晚,威高骨科發布公告稱,公司3月25日召開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陳敏為公司新任董事長。據悉,陳敏此前長期在跨國企業工作。1999年起先后在捷邁中國、強生等公司任職。2018年1月,陳敏擔任強生(上海)骨科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負責骨科事業部的業務發展戰略、創新市場發展及產品線管理等。2023年3月起,陳敏擔任威高集團副總裁。
陳敏能否力挽狂瀾,帶領威高骨科重回巔峰,頗為引人關注。
從二級市場看,威高骨科股價年內持續下跌,1月2日最高價為41.52元/股,4月10日最低價為24.91元/股,跌幅高達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