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近日,生態環境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鋁冶煉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工作相關技術指南,電解鋁行業有望成為繼發電行業之后,第二個發布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工作技術指南的重點行業。
電解鋁行業納入碳交易體系在即,多家魯企開始著手降碳布局,應對“雙碳”挑戰。
“電解鋁行業的主要排放源是電力間接排放。集團計劃投資約50億元,建設總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目前部分負荷已經實現并網發電。”日前,信發集團副總經理張懷濤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電解鋁或成第二個納入碳市場的行業
為什么電解鋁行業有望成為繼發電行業之后的第二個被納入碳市場的行業?
“電解鋁行業生產工藝邊界清晰一致,數據溯源易得且準確度較高,質量有保障,屬于碳排放數據基礎較好的重點行業之一。”對電解鋁行業碳排放數據的特點,張懷濤說。
“鋁冶煉行業覆蓋的排放源類型比發電行業更多,電解鋁工序相對發電設施數據更為簡單。”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曾承擔過電力、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企業的碳核查,該公司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田喆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電解鋁行業電耗高,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據測算,全行業年度用電量超過5000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6.8%,碳排放約4.2億噸,占整個有色行業碳排放量的64%,是我國工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行業。
“通過納入碳市場,可以激勵電解鋁企業調整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例,從而降低碳排放,推動企業尋求更高效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能效。”業內人士指出。
這一點在首批納入碳市場的電力行業身上已顯現出效果。
對此,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肖永濤表示,在山東,碳交易推動電力企業機組整體能效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節能和履約雙贏。
肖永濤以山東一市的發電企業作了舉例說明。
“現有1臺240蒸噸每小時和3臺150蒸噸每小時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配套2臺15兆瓦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經企業測算,通過余熱利用節能技改和強化碳資產管理,循環流化床鍋爐能效提高約3%,滿負荷運行時每臺鍋爐全年可減少煤炭消耗約31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920噸,按照當前碳市場80元左右每噸計算,可節省63萬余元。”肖永濤說。
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
備戰碳交易,多家魯企開始在數據核算上提前布局。
“我們開展了有色行業煙氣排放直測和核算對比研究,立足完善的有色產業鏈條和科研機構合作,識別鏈條上的排放源,開展電解鋁、碳素、氧化鋁等生產中二氧化碳排放直接測量法與核算法數據對比,為我國鋁冶煉生產企業碳排放核算、碳排放交易計量技術方法制定和實施提供實踐經驗。”張懷濤介紹。
另外,信發集團還布局推動技術合作,提升碳排放能力建設。信發集團與國家和省有關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推動鋁冶煉行業碳排放能力建設,申請編制的《鋁冶煉行業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技術規范》已獲得立項,同時還參與電解鋁溫室氣體測量方法和碳足跡評價團體標準的制定等。
“重點發電企業碳排放管理意識增強,碳排放數據質量有了明顯改善,開展燃煤含碳量實際檢測的比例達到了99%以上。第一個履約周期中,因碳資產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碳排放量核算值大、配額缺口多的問題目前基本解決。”對于電力行業納入碳市場之后遇到的問題,肖永濤透露。
顯然,電解鋁企業要納入碳市場,碳排放數據質量很關鍵。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將于5月1日起實行,主要內容包括構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以及防范和懲處碳排放數據造假行為。
調整能源結構、源頭減碳
碳交易擴圍在即,倒逼企業一方面調整能源結構,發展綠色新能源,實現源頭減碳,一方面深耕碳排放控制和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外,應對碳市場擴圍,信發集團還在布局風電項目。
“我們計劃合作投資76億元,建設裝機容量135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前期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項目全部投產后,每年至少可減少碳排放150萬噸。”張懷濤表示。
“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對于政府部門、行業以及重點排放單位,都是新生事物。”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劉憲勇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他表示,國家一直堅持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的原則,主要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行業的碳排放量、數據質量基礎、減污降碳協同、行業高質量發展等因素,優先納入碳排放量大、產能過剩嚴重、減污降碳協同效果好、數據質量基礎好的重點行業,確保碳市場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魏橋集團也在不斷細化完善碳排放管理工作,通過調整產能結構、優化機組布局、采用元素碳實測、搭建智慧監管平臺等措施,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從而達到了明顯減排效果。
“較第一個履約周期每年可減少碳排放800余萬噸。”魏橋集團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公司總經理紀登攀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