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隨著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銀行理財產品也盯上了黃金投資。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段時間,多家銀行的理財公司先后推出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而這類理財產品多以“固收+黃金”的形式出現,成為當前銀行理財市場的一大亮點。而這類產品主要投資固收類資產,黃金占比相對較小。
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固收+黃金”的投資模式既能夠穩健保值,又能夠捕捉黃金價格上漲的機會,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未來,“固收+黃金”產品可能會有所增多。“能否獲得較高的收益,主要與金價的未來走勢相關。”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張文平表示。
銀行紛紛推出黃金理財產品
“我行的‘招睿焦點聯動穩進黃金二元看漲2號固收類理財計劃’將于今日(3月27日)結束募集,業績比較基準為1.65%—3.5%,欲購從速。”這是此前招商銀行的理財經理發給經濟導報記者的信息。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產品是與黃金相關的理財產品,產品介紹頁顯示,業績比較基準(年化)為1.65%—3.50%。該產品的99%用以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僅1%投資于掛鉤SGE黃金9999的期末看漲二元期權。
此外,光大理財在3月19日發行的“陽光青睿躍樂享11期D進取型產品”也是主要投資于固定收益資產,衍生品部分綜合考慮標的指數的估值水平和波動水平,結合期權價格,選擇掛鉤SGE黃金9999的二元看漲自動贖回結構場外期權,D類份額業績比較基準(年化)為0.01%—4.90%。
同樣,興銀理財“睿利興成金辰六個月持有期1號增強型固收類理財產品”在3月19日募集完畢。該產品也采用固收資產打底,黃金類資產投資比例中樞在5%—10%浮動,主要采用現貨黃金的標的進行投資,倫敦金現指數作為基準。

實際上,除了上述3家銀行外,北銀理財、平安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推出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如北銀理財的“謀定止盈1號理財產品”,在固收資產的基礎上,配置部分黃金資產。根據介紹,該產品以不低于80%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并按照15%的中樞配置掛鉤黃金ETF基金等。
在張文平看來,實物黃金或期貨黃金的投資都需要投資者有專業知識,且在價格波動時能不受影響。而通過投資與黃金相關的理財產品,借力理財公司的專業團隊,投資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并抓住風口。“當金價出現下跌虧損時,投資者產品僅損失期權費,無須承擔金價下跌損失;當黃金價格上漲時,投資者則能夠享受部分黃金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這類產品適合對收益有一定要求但同時也相對追求穩健的客戶。”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近期銀行、理財公司頻頻推出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就是因為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市場投資熱情較高,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關注。
在張文平看來,隨著投資者對于黃金投資的興趣增加,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對于豐富產品線的需求,未來一段時間,“固收+黃金”產品可能會有所增多。
收益將受黃金價格影響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從年初開盤每盎司2026美元,到現在每盎司最高突破2244美元,年內漲幅達到10%。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時點,黃金理財還適合入手嗎?
對此,張文平表示,短期受到美國經濟韌性的影響,金價可能偏震蕩;中長期考慮到美國降息周期到來以及全球去美元化,看好黃金中長期投資價值。
“目前來看,黃金價格依然呈現易漲難跌趨勢,并有機會創新高。這類理財產品畢竟由銀行的專業團隊操盤,可以選擇配置時間窗口,捕捉上漲行情。”張文平說道,“即使判斷錯誤黃金走勢或者錯過了投資機會,固收部分仍然可以實現收益,使整個產品更符合絕對收益的理財產品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黃金價格已經處于高位,短期有可能出現回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固收+黃金’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張文平表示。
而在另外一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孫茜看來,進行黃金投資時應關注風險。投資者在入手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的特點和風險,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配置。
“不能簡單看業績比較基準,一定要看產品說明書。”孫茜解釋道,“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特征因具體產品設計而異,投資者需要仔細了解產品的投資范圍、投資策略、風險收益特征等信息,以便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正如孫茜所說,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招睿焦點聯動穩進黃金二元看漲2號固收類理財計劃”產品說明書明確表示,若掛鉤標的(SGE黃金9999)期末價格高于或等于期初價格×101%,則業績比較基準為年化3.30%—3.50%;若掛鉤標的期末價格低于期初價格×101%,則此時業績比較基準為年化1.65%—1.85%。這意味著,只有當期末金價漲幅超1%(包含)時,投資者才有可能享受到較高收益。
“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需謹慎,理性分析風險,以求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孫茜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