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郵政管理局聯合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擴面提質。在前期打造38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擴面提質,推動城鄉客貨運輸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交郵”“交快”“郵快”融合,打造產、供、運、銷一體化全鏈條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5個縣開通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業務,共運營線路707條,日均發送車次近6000次,構筑起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快捷通道。
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依托農村客運、城鄉公交等客運資源,提供郵政、快遞共同收寄、客車代運和循環配送等服務。
發展貨運班車。依托城鄉貨運站場、貨運車輛等貨運資源,提供郵政、快遞集中配送、共同配送、預約配送等服務。
拓展“農村客貨郵+”模式。引入“直播帶貨”、普惠金融服務等,依托城鄉客貨運資源,提供城鄉貨運、縣域配送、郵政快遞統倉共配、倉配一體化等服務。
強化政策資金支持。省級財政統籌500萬元,按照先到先得原則,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線路,每條給予5萬元一次性補貼,同一縣(市、區)最高補貼10條線路。資金主要用于客貨郵線路運營中車輛運行、設備購置更新、站點修繕提升等直接性支出。
自2021年起,山東連續3年開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建設,并納入省委“我為群眾辦實事”和省政府“穩中求進”“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省財政列支2200萬元予以獎補。通過充分發揮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和“通村客車公交化”的資源優勢,采取客車捎帶、沿途直投的方式,為“快遞進村”特別是偏遠村莊提供兜底性保障,實現客貨郵融合與“快遞進村”互促互補,打造“政府主導、行業融合、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