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機遇之城2024》報告,呈現出中國城市的發展現狀。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觀察了57座城市,包括山東的三座城市:濟南、青島、煙臺,他們在多個維度中有不俗表現,比如,青島在“交通和城市規劃”維度位列第一,在“經濟影響力”維度位列第十;濟南在“醫療資源”維度排名前五。
這一報告從10個維度、50個變量對中國城市進行綜合觀察,涵蓋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城市基礎設施、自然環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響力等多個層面,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繼續引領中國城市的發展,杭州、南京、蘇州、武漢、青島、成都緊隨其后進入前十名。
從城市群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的城市表現穩健,成渝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觀察城市總體表現也較為優異,城市群的發展動能和輻射范圍不斷擴大,城市群之間形成聯結帶動,使得總體的城鎮化發展程度得以提高。
“區域間的互聯互通也為環渤海經濟區精準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承接資源和產業經濟外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其逐漸成為串聯京津冀和長三角城市群的關鍵聯結點。”報告稱,重要樞紐城市青島、濟南、大連在“星級酒店”、“會展經濟”變量均有不俗的表現。
“醫療資源”的供給對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一直是較為關注的方面。
濟南在醫療資源供給方面表現出色。根據該報告,變量觀察衡量城市的綜合醫護資源及醫療設施水平,采用執業醫師總數、每萬人執業醫師數、醫院床位總數、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數以及三甲醫院總數作為子指標,北京、杭州、鄭州、成都、濟南在這一觀察視角下排名前五。
“消費活力”變量則通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體現城市整體消費規模和人均消費水平。在這一變量排名中,泉州、福州、合肥、濟南表現優于維度排名,位居前列。
青島在交通方面表現突出。根據該報告,“交通和城市規劃”維度通過“道路交通”“公交出行”“軌道交通”“交通效率”和“綠化”這五個變量,綜合描述城市的運載能力、交通治理能力和建設規劃情況。總體來看,青島、南京、佛山排名前三,北京、蘇州、長沙并列第四,成都第七,廣州、深圳并列第八,隨后是大連、杭州、合肥、廈門、重慶、寧波。
報告提到,“對外貿易”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互利共贏的重要領域。青島、大連等環渤海城市也在該變量積分較高,外貿的總體穩定表現對經濟穩增長具有關鍵意義。
報告還強調了創新能力、科技實力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智力資本”維度綜合考察城市的創新資源投入、智力資本儲備以及科研基礎研究水平,在該維度總體排名中,北京、廣州、上海、武漢、南京、杭州、長沙、西安、深圳、天津依次位列前十,鄭州、成都、合肥、青島、重慶緊隨其后位列前十五名。
在該報告中,煙臺也展現出優異表現。報告提到,“地區生產總值”超過萬億的城市已超過20余座,多個城市發展動力強勁,如佛山、泉州、南通、東莞、常州、煙臺等,反映出中國城市多層次的發展動力和梯度支撐。
外商投資是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海口、沈陽、嘉興、珠海、煙臺、常州、惠州等城市在實際利用外資方面均有優異表現,對外商投資具有吸引力和潛力的城市不斷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