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近日,繼山東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旅游之后,天水麻辣燙異軍突起,沖上熱搜,天水市也成為又一美食打卡地。相關數據顯示,最近兩周,天水辣椒面、定西土豆等土特產品的成交額環比增長均超100%,3月以來天水景區門票相關訂單量同比增長216.8%,城市消費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一碗麻辣燙,就讓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火爆“出圈”。那么,一個城市應該如何接住這“潑天的富貴”,放大“麻辣燙+”的效應?
其一,要想“接得住”,服務擺在首位。一碗麻辣燙,帶火的不僅是一座城。連日來,甘肅各地美食紛紛“申請出戰”,定西寬粉、武都花椒、蘭州高原夏菜等“甘味”農產品更是乘勢而上,廣泛宣傳推介,擴大影響力。能不能接住這“潑天富貴”,考驗的是一個城市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能力建設。一個城市憑借美食、文旅、特產等IP出圈后,全國游客就會蜂擁而至,這對城市的交通、餐飲、安全、住宿等形成了一系列挑戰,要想接得住,“網紅”城市就要從最本質的服務下手。
其二,把“流量”變“留量”,讓“網紅”變“長紅”,還要厚植城市文化,打造差異化。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在能夠成為“網紅”的同時,需要更多更好地去發掘、培育和塑造自身的文化,讓游客無論何時來訪都有良好的體驗與感受。這是走向“長紅”的密碼,城市的文化自信應體現在城市的每個事物、每個角落,相信城市文化可以成為“網紅”最持久亮麗的底色。
其三,要在流量基礎上放大產業,帶動全域經濟發展。天水麻辣燙的爆火,印證了流量思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天水市乃至甘肅省應積極打造IP,形成頭部品牌和企業示范,從產業角度建立起規模效應和范圍效應,推動全域經濟發展。
文旅消費新“熱點”如何持續,并轉化為產業和經濟發展的“熱量”,是很多城市面臨的長期課題,需要各方去探索、去思考、去尋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