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表現“熱辣滾燙”,債券型基金持續“吸金”。
3月21日,博時基金發布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該基金經過為期8個工作日的積極踴躍認購后圓滿結募,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超48億元。而在此前的3月19日,基金發行市場又添一只“日光基”,中歐基金旗下一只債券型基金一日售罄。在此基礎上,年內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數量占比過半。
對于“日光基”、爆款債基頻現,受訪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因為債券市場火熱。而低風險偏好和寬貨幣預期等多方面因素的疊加共振,是今年債市延續上漲的重要邏輯。今年債券牛市依然值得期待。
債基發行火熱
公告顯示,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自3月6日起至3月15日期間公開發售,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達48.12億元。
博時基金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跟蹤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是目前市場上第二只超長期限國債ETF。2024年以來,債券市場火熱。超長期限國債的票息優勢強,無償還風險,且隨著降成本的邏輯推動利率中樞不斷下移,在風險收益比基本可控的前提下,高票息長久期品種的配置性價比正在逐步提升。”
3月19日,中歐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中歐穩悅120天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公告顯示,該基金于2024年3月19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4年3月27日。而在發售啟動之日,中歐基金即發布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募集期僅為一天,成為今年以來的第5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下同)“日光基”。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64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其中,債券型基金占半數以上,數量達35只。除了“日光基”外,部分債券型基金在一周之內完成募集,募集期間為2天、3天、5天不等。
除了發行火熱,債券型基金的收益表現也向好。今年以來,有業績記錄的3455只債券型基金產品中,有3310只基金累計單位凈值實現正增長,占比超95%。
工銀瑞信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低風險偏好和寬貨幣預期等多方面因素的疊加共振,成為今年債市延續上漲的重要邏輯。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5日,自2023年以來,中長期純債基金指數、一級債基指數和短期純債基金指數漲幅均超過4%,分別達到4.65%、4.29%和4.08%。”
債券牛市值得期待
不過,隨著投資者涌向債券型基金,目前部分產品已選擇暫停申購或開啟限購模式。后續債市能否延續強勢上漲、債基是否還有性價比等問題也被市場廣泛關注。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接下來預計貨幣政策將繼續寬松,在貨幣政策沒有出現邊際變化的情況下,資產荒邏輯預計繼續演繹。因而,整體來看,短端債券資產的確定性和安全性更高,長債的調整也基本接近尾聲。”
“今年債券牛市依然值得期待。”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基金經理呂瑞君表示,考慮到年內海外貨幣政策大概率會轉向進入降息通道,海外擾動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有望逐步解除,同時針對當前國內經濟仍在修復通道中、實際利率有下行空間、銀行凈息差壓力偏大等多方面因素和背景來看,央行年內進一步下調短端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短端利率得到進一步下行,也將打開長端和超長端利率的下行空間,10年期國債利率也大概率會在短端利率下行后,跟隨走低。(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