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司法部舉行“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活動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楊向斌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3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活動,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便捷的公證法律服務。
楊向斌介紹,在落實減證便民方面,司法部去年重點在“減”字上下功夫,刪減了116項不必要的證明材料,公布了33類81項證明材料清單。今年將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力求利企便民,重點是“提速增效”。
據了解,司法部已于近日印發通知,對本次活動做出了部署安排,著重提出了七項工作措施,分別是縮短辦證期限、持續精減證明材料、拓展“一證一次辦”、推進“一事一站辦”、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數字賦能、優化資源配置。方案提出,對于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證明材料充分的公證事項,將出具公證書的期限分別壓縮到5個工作日或者10個工作日之內,大幅縮短群眾辦證時間。
為更好讓企業感受到優質高效公證服務,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孫春英表示,司法部將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優化涉企服務手段。指導各地深入企業設立公證聯系點,或者辦證服務點,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公證事項辦理等綜合服務,并鼓勵有條件的公證機構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為服務企業賦能。二是創新涉企公證業務。大力推廣知識產權保護、上市融資、現場監督、破產重整等涉企公證服務,為企業股權治理、“走出去”等提供專業化服務,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是精準對接企業的公證需求。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聽取企業在日常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積極回應企業關切,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法律保障。
為指導各地更好貫徹落實本次活動,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中國公證協會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壓縮公證辦理期限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在公證行業推動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通知》。楊向斌表示,下一步將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加強工作指導,確保這次活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