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3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強化“產購儲加銷”協同(即生產、收購、儲備、加工、銷售),打造高質量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情況。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31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2024年,山東將精心組織糧食收購,強化資金、倉容等要素保障,優化政策、信息、售糧現場等方面服務,全年從生產者購進糧食3800萬噸以上、年糧食流通量1.5億噸以上。
山東省糧食和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偉華介紹,作為糧食生產、流通、儲備和產業大省,山東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協同,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政策保障有力有效。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的省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工作組,嚴格開展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省糧食和儲備局履行部門職責,扎實推進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制修訂《山東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山東省糧食收購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出臺“十四五”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發展規劃,提出省市縣一攬子建議方案,全省安排資金23億元,專項用于支持應急能力、倉儲提升、信息化監管等項目建設。
穩產保供基礎扎實,2023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31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地方儲備糧超額完成國家計劃,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遠程在線穿透式監管,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管理規范。糧食購銷總量3440億斤,市場更加活躍,供應鏈更加完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健全提升,濟南、青島、臨沂、濱州四大省級區域性糧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加快推進,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完成改造升級,協調配套、安全高效的新型糧食應急供應網絡初步形成。此外,山東積極保障市場流通活躍增效,建立總規模超6億元的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2023年支持企業獲得增信貸款45億元,全年累計從生產者購進糧食4082萬噸,同比增加217萬噸。節糧減損成色更足,全省280家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年清理烘干糧食537萬噸、減少損失21.5萬噸,升級改造和新建擴建政策性糧庫倉容202.4萬噸,全省完好倉容達到4349萬噸,國有糧庫儲糧周期內綜合損耗率降至0.42%。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要負責同志肯定山東“具有全鏈條、全方位的經驗,樹立了樣本,走在全國前列”。
產業發展積厚成勢,山東糧食產業門類齊全、產品多元、實力雄厚,入統加工企業數量、小麥加工能力、處理油料能力、飼料生產能力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2023年,著力打造“齊魯糧油”公共品牌升級版,組織開展“中國行”和“六進”等系列品牌推介活動25場,連續五年榮獲“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全面深化產銷協作,與海南、遼寧、貴州等11個省份簽訂戰略協議。今年3月11日,第十八屆糧油食品產業博覽會在山東舉辦,全國400多家企業、近千個品牌參展,進一步促進帶動糧油產業發展。全省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超5600億元,繼續穩居全國首位。
王偉華表示,下一步,山東省糧食和儲備局將以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為“指揮棒”,統籌做好糧食收儲調控、產業增效、節約行動、治糧管儲等工作,打造高質量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精心組織糧食收購,強化資金、倉容等要素保障,優化政策、信息、售糧現場等方面服務,全年從生產者購進糧食3800萬噸以上、年糧食流通量1.5億噸以上。按照國家糧食和儲備局部署,開展好糧食流通監管“鐵拳行動”,集中查辦重點案件,嚴懲違法主體。按要求開展縣市級糧食管理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全面提升執法監管規范化水平。鞏固拓展信息化監管成效,把地方儲備糧購銷存全過程作為監管重點,使信息化真正成為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和加強監督檢查的有力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