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萬華化學(600309.SH)3月12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采取措施切實“提質增效重回報”,未來三年內,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同時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承諾未來12個月不減持。
現金分紅為融資額的14倍
萬華化學披露,自2001年上市以來,公司每年對全體股東派發現金紅利,截至目前,累計向股東進行現金分紅412.73億元,為累計融資額29.51億元的14倍。
依托良好的經營業績、穩定的現金分紅以及對長期投資者的持續回報,萬華化學堅持穩健融資與可持續發展,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1年度,萬華化學派發現金紅利78.49億元,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31.84%;2022年度,公司派發現金紅利50.24億元,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30.95%。
業績快報顯示,萬華化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753.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7%。按照過去兩年的分紅比例,萬華化學2023年度現金分紅金額也不會低。
根據公司擬制定的《萬華化學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4年-2026年)》,未來三年內,萬華化學將堅持以現金分紅為主,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足額提取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后,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且可根據公司狀況提議并實施中期分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為了顯示對萬華化學的戰略布局和長期發展充滿信心,萬華化學控股股東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煙臺中誠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中凱信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出具承諾函,“目前沒有減持股份的計劃并承諾在未來12個月內不會減持所持萬華化學的股份”。據披露,上述三家股東合計持有萬華化學130995.26萬股股份,持股比例41.72%。
繼續加大項目投資
二級市場走勢顯示,萬華化學股價自1月創出66.78元/股的低點后,近期一直處于反彈中,3月12日收盤價為79.02元/股,市值約為2481億元。
在萬華化學看來,為股東帶來長期的投資回報,最根本的是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為此公司將按照戰略規劃在相關領域繼續加大項目投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萬華化學2月底剛剛披露了收購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所持有的安納達及六國化工的部分股權的方案,交易總金額41484.50萬元;萬華福建異氰酸酯80萬噸/年MDI技改擴能項目也在1月獲得環評批復。
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2月提出,未來五年,萬華化學在煙臺投資將超過1300億元。重點建設煙臺產業園乙烯二期、一批精細化學品項目和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二期項目,實現自主研發的POE、XLPE、檸檬醛、POCHP、電池材料等高附加值項目早見成效,在黃渤海南岸打造兩個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化工園區,把萬華煙臺電子材料產業園建設成為未來產業先導區。
萬華化學表示,公司將聚焦主業持續提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已形成產業鏈高度整合,深度一體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新興材料四大產業集群,在關鍵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電池材料等行業不斷突破。同時,公司聚焦從客戶需求到產品交付的全鏈條數智化建設,積極推進AI在材料分子設計、工業設備運行、生產工藝優化等場景的先行先試,以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運用,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引領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為了保持核心競爭力,萬華化學研發投入持續加碼。據披露,萬華化學現有專職研發人員4000余名,實現全球首創技術11項,打破“卡脖子”技術31項,發明專利6200余項。目前,能耗更低、質量更高的第七代MDI技術、新一代TDI技術已成功產業化,第二增長曲線業務加速發展,一系列電池材料技術取得突破,為打造電池材料“首席創新官”和“行業領導者”注入強大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