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全國工商聯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顯示,德州位列進步最明顯的5個地級市之首;2023年,德州全市經營主體歷史性突破60萬戶,同比增長21.2%,居全省第一位,新登記經營主體增長40.4%,居全省第三位;兩家企業上榜2023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14家企業分別入選全省民營企業百強等4個百強榜,5名企業家入選全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這些具象的數字背后,彰顯出一年來德州市委市政府勠力同心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民營企業的“娘家人”、黨委政府與企業的“連心橋”,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做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為此,大眾日報、大眾網、齊魯晚報、經濟導報等大眾報業德州融媒記者于近日對德州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同時,為進一步持續優化德州市營商環境,切實為民營企業發展護航,大眾報業德州融媒充分發揮省級主流媒體的絕對優勢,將推出“大眾觀名企”等系列欄目,通過看現場、聽介紹、談感受來解碼德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故事,為促進德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撐。
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訪德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建軍
大眾報業記者 謝衛振 張海峰 馬志勇 李冉
“工商聯既是營商的‘政策橋’也是暖企的‘服務橋’,既是招商的‘引資橋’更是建起政企溝通的‘連心橋’!”3月8日,剛走進德州市工商聯的會議室,還沒等大眾報業德州融媒中心的記者一行坐穩,德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建軍便開門見山。
“新的一年我們會堅定信心,小部門有大平臺,人員少但隊伍大!別看工商聯只有十來個人,但是可以整合資源,一樣干出一番事業來。關鍵是看我們的定位和作為。定位準了才能有作為,有了作為才會有地位。我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服務‘兩個健康’發展。”通過半年來的工商聯工作,徐建軍滿懷感慨。

▲德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建軍(右一)接受大眾報業媒體記者采訪
徐建軍向記者介紹,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圍繞“兩個健康”主題,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規范商會建設,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問:思想政治引領對民營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請問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引領,推動民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經濟形勢和新時代背景下,民營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徐建軍說,“思想政治引領是首位工作,只有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引領,才能使民營經濟人士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清醒頭腦,堅定發展信心,不斷提升自身本領素質,推動民營經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德州市工商開展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
德州市作為全省六家清廉合規建設試點之一,思想政治建設引領怎么引,親清政商關系如何建?
徐建軍表示,思想政治建設引領首先要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做好“黨建引領”。通過黨建工作,引導民營企業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筑牢理想信念堤壩。
其次,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鼓勵民營企業家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光明正大搞經營,不躲不藏,遵紀守法辦企業;領導干部清清白白、大大方方和企業家交朋友,明確政商交往的準則和界限,規范雙方的行為,避免出現不正當的利益輸送和權力尋租現象。政企交往雙向發力,營造與民營企業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良好氛圍,厚植“為民情懷”,真正提供優質的涉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德州市工商開展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
徐建軍介紹,德州市工商聯堅持把思想政治引領放在首位,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著力引導民營企業提振發展信心,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強日常溝通和走訪調研,及時回應民營經濟人士思想關切。加強對民營經濟人士的教育培訓,常態化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形勢政策教育、守法誠信教育等,凝聚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共識。
此外,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廣泛宣傳民營企業先進典型,引導企業家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加強商會建設,做好非公黨建,增強商會黨組織政治功能。加強民營經濟領域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持續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不斷優化民營經濟輿論環境。
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座談交流260余人次,發放調查問卷5000多份,撰寫的多篇調研報告在省工商聯獲獎,被全國工商聯評為民營企業調查點工作先進單位。
問:德州市工商聯是如何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做到靠前服務、主動服務的呢?
德州市工商聯堅持“兩個健康”工作主題,精準聚焦企業需求,搭建了政企溝通、金融對接、法律服務等服務平臺,全力助企紓困解難。
“服務質量高不高,企業最有發言權。”徐建軍介紹,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通過加強會員企業培訓,赴蘇州大學學習產業集群與轉型升級等課程,到醫療器械產業園等現場教學,開闊眼界,提升素質,增強本領,引導民營企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推動本地民營企業發展實現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德州市工商聯“政企直通車”活動走進市稅務局
“2023年下半年以來,我們靠感情、靠工作、靠內容,通過健全政企溝通機制,開通‘政企直通車’組織企業走進行政審批局等3家市直部門進行‘政務體驗’,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走進9家商會進行‘問需紓困’,通過‘雙走進’活動幫助園林花木協會、消博士公司等解決難題30多件。”徐建軍如是說。

▲德州“金融+商會+企業”系列啟動儀式

▲聯合舉辦“百城萬企高校促就業”活動
此外,面對諸如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金融、法律、人才問題,德州市工商聯多措并舉,與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德州市金融機構高管走基層“十百千萬”活動方案》,聯合人民銀行舉辦“金融+商會+企業”系列活動交通銀行、恒豐銀行等專場發放貸款近2億元。聯合人社、教育等部門舉辦“民企高校攜手促進就業”招聘會,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共同推進訴前商事調解、涉案企業合規、法治體檢、信用修復等工作,組織300余名企業家舉辦企業合規培訓交流會,有關做法被全國工商聯評為典型案例,市工商聯入選省工商聯民營企業合規建設試點單位。通過完善市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商會制度,與市紀委監委、營轉辦等部門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在2023年度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德州市獲評進步最明顯的5個地級市之一。

▲四家商會締結友好商會
服務商會組織方面,徐建軍介紹,2023年以來,通過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建強企業家副主席隊伍,促進常委、執委履職盡責,吸收4家團體會員入會。規范所屬商會建設,指導德州河北商會等按期換屆,完善商會管理辦法,對個別不達標商會予以撤銷,市內異地商會全部實現歸口管理。召開全市商會工作推進會和直屬商會述職會,促進基層組織提質增效。推進鎮街商會建設,全市達到126家,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加強對外聯絡,推動成立國內外德州商會20家,正在籌建11家,協調設立“共享會客廳”,免費提供辦公、洽談場所等十大服務,積極推進建設商會大廈。

▲異地德州商會座談會暨“共享會客廳”揭牌儀式
“在駐外商會人員返鄉期間,我們通過協調設立‘共享會客廳’,把它變成公共的服務平臺,作為各地德州商會人員回德后的落腳點,提供的商務服務富有人情味,既方便了企業又凝聚了人心,更匯聚了力量。”徐建軍表示。
德州市目前共有250多家商會,商會調解作為非訴訟糾紛解決的一種方式,將矛盾解決在商會內部,有利于減少訴訟,維護各方當事人的企業信譽。徐建軍介紹說,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起點設計,高質量推進,大力夯實商會調解工作基礎,推動長效機制建設,積極賦能“兩個健康”。按照山東省工商聯、德州市工商聯要求,各縣市區迅速行動,按照“三借三有三建”標準積極推進商會調解組織建設,筑牢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力爭矛盾不出企業、不出商會。

▲寧津建立全國首家縣級商會調解組織
德州市工商聯深化聯動,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建立訴調對接機制,與人民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勞動人事仲裁機構建立協調合作機制。與市委統戰部、市法院聯合印發《關于依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部門協同開展政策解讀、法律咨詢、以案說法、庭審觀摩等活動,法院系統在場地、經費、人員等方面支持商會商事調解工作開展。截至目前,德州全市工商聯系統商會調解組織共調解涉企糾紛案件507件,成功260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2.1億元。
“下一步,將創新機制,破解難題,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共同推進民營企業清廉合規建設試點,營造良好的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徐建軍表示。
問:工商聯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案例。
徐建軍介紹,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發揮工商聯職能優勢,積極開展“雙招雙引”工作。
一是做強“商會招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對接友好工商聯,就兩地商會交流、企業合作達成共識。主動對接全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助力會員企業做大做強。儒商商會舉辦山大新商界校友會德州論壇,德州市溫州商會在陵城區投資擴產,發揮國內外德州商會作用,織密招商信息網絡。天津德州商會引進的離享未來公司在天衢新區投產,威海市德州商會引進的“智慧驛站”項目落地德城區,福州德州商會籌備處引進的生物質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簽約樂陵。

▲承辦2023年山東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
二是做實“活動招商”。邀請出席第三屆儒商大會的德州籍企業和企業家回鄉考察,2023山東民企100強發布會在德州市成功舉辦,索通公司等15家企業入圍百強,300多家省內知名企業齊聚德州,同步舉辦了德州“雙招雙引”推介會,24個項目在推介會上集中簽約,合同金額247億元。組織異地德州商會會長“雙招雙引”寧津行活動,舉辦全國德州商會“助力食品名市建設”推介會,多次組織國內外德州商會座談會,共敘鄉情、共話發展。
徐建軍表示,在外商會具有豐富的人脈資源,開展“雙招雙引”工作有著獨特優勢,“以商招商”“以會招商”成本低、成功率高。工商聯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建成商會之家,為大家做好全方位服務,共同為德州發展貢獻力量。

▲組織會員企業赴雄安參加2023京津冀品牌農業嘉年華展銷會,德州市領導陪同內蒙古自治區、雄安新區領導參觀
2023年以來,德州市工商聯堅持圍繞中心,全力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加大對接京津冀力度,組織會員企業參加雄安新區2023京津冀品牌農業嘉年華展銷會,舉辦“雄安-德州友好商會懇談會”。圍繞省會經濟圈發展,成立山東禮品商會德州聯絡處,舉辦省會經濟圈采供對接會、金融助力濟德經濟發展大會。圍繞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舉辦德州大運河古玩春季交易會,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天衢不夜城夜間經濟、體育特色名城創建調研。助力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五種興村模式”被《中華工商時報》刊登,被全聯工作專報轉發推廣。積極參與東西部協作,會員企業向重慶秀山縣捐贈資金物資10余萬元,與9個村簽訂三年幫扶協議。組織會員企業到新疆兵團十二師考察對接,積極參與產業援疆項目。

▲邀請北京體育大學來德考察特色體育名城建設
當前,德州市工商聯正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營造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穩商的濃厚氛圍,積極助力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談到2024年的工作計劃,徐建軍信心滿滿:“我們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做好‘貼心服務’‘精準服務’‘靠前服務’‘優質服務’和‘主動服務’,在圍繞思想政治強引領、做優服務民營企業、融入全市中心工作上持續用力,構筑高品質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