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近日,山東海洋集團所屬太平洋氣體船(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太平洋氣體船公司”)的一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正式在上海交付,這艘船是山東海洋集團交付的第三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交付后將服務于前往中國運輸乙烷的航線。
這是山東海洋集團自2019年進軍乙烷運輸船領域以來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悉,該集團的第一艘乙烷運輸船于2021年順利交付運營。“目前集團公司乙烷運輸船隊規模約占全球運力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一。”山東海洋集團相關人士透露,該集團將以本次項目落地為新契機,不斷深化合作共贏,打造世界一流遠洋運輸運營管理團隊。
B型艙技術國際領跑
據悉,該船是山東海洋集團在中國船舶集團下屬江南造船廠建造的第三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該船設計總長230米、型寬36.6米、型深22.5米,最大艙容99000立方米,裝載量居全球同類型船舶第一。
“這就是我們船集中裝卸的總站,岸邊就是加注臂,把液體通過泵打到我們艙里面。這個船裝滿后就可以跨洋過海,來到我們中國。”江南造船廠設計總監、超大型乙烷運輸船總設計師陳兵透露。
據悉,該船采用江南造船廠自主研制的B型艙貨物圍護系統(BrilliancE),B型液貨艙具有安全可靠性高、結構疲勞壽命長、貨艙維護成本低、絕緣系統簡單高效、裝載貨品靈活度高、無液位裝載限制、貨艙殘留貨物量少等優點。
陳兵表示,這個船突出的亮點就是B型艙。“液艙結構安全可靠,疲勞壽命非常長,比船的營運周期還要長。營運過程中不會破損,不會發生裂紋。”陳兵說。
采訪獲悉,B型艙是一種獨特的貨物維護系統,建造難度甚至高于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的天然液化氣船。江南造船廠通過巧妙融合艙型機構和焊接技藝,針對B型倉的核心技術開展專項攻關,最終自主研發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維護系統,打破了國外液化氣貨物維護系統的技術壟斷,向全球液化氣船市場提供了中國液化氣船技術方案。
陳兵表示,得益于技術的領先,當初在開發這艘船的時候制定了一個國際領先船型目標,通過這個目標,才能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比如,B型艙維護系統里面的耐低溫金屬材料,是全部國產化的,要把它建造出來,要安全,還要效率高。這艘船建造用的產品總共算下來國產化率超過了80%。
“在超大型乙烷運輸船方面,我們通過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可以說完全實現了國際領跑的局面。”陳兵說。
運營并管理33艘氣體運輸船
作為一家以遠洋運輸為平臺的全球專業氣體運輸服務商,山東海洋集團下屬太平洋氣體船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乙烯運輸船、超大型液化石油氣船和超大型乙烷運輸船的海運公司,目前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乙烯、乙烷和液化石油氣遠洋運輸船隊,成為該領域的行業龍頭。
乙烷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具有清潔度高、成本低等優勢,在工業領域和生活領域日益重要。據悉,山東海洋集團所屬太平洋氣體船公司從2015年就開始調研、跟蹤各類乙烷運輸船項目。2019年,江南造船廠正式推出了B型艙,太平洋氣體船公司馬上組織商務技術人員與江南造船廠對接,最后確定了江南造船廠的B型艙技術就是乙烷船的最優船型,并與江南造船廠展開了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為發展海洋經濟,山東海洋集團在海洋能源運輸領域持續發力。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集團目前共運營管理33艘氣體運輸船舶,包括4艘液化天然氣船(含在建)、5艘液化乙烯船、8艘超大型液化石油氣船和16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含在建),運力規模達到300萬立方米,在全球同行業中位居第一梯隊,是我國惟一一家同時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運輸船的省管企業。
新聞同期聲
具備強經濟性屬性
乙烷市場供需齊升
我國《“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著力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構建現代能源體系,這也為我國乙烷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乙烷作為天然氣的伴生物,既可作為燃料氣供給工業用戶使用,亦可裂解制作乙烯,近來在能源化工領域頗受關注。據統計,目前我國乙烷市場的供需水平均呈現出上升之勢,三年內多個相關項目預計投產,乙烷市場或向多元化發展。”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明月說。
“從經濟性角度來看,乙烷比液化天然氣的綜合到岸價格更具優勢。”李明月舉例表示。據統計,2023年6月1日當周我國液化天然氣的綜合到岸價格為3953.4元/噸,乙烷的到岸價格為3464.3元/噸,比液化天然氣低489.11元/噸。乙烷的強經濟性屬性使得其在市場中備受關注,然而由于目前我國乙烷的供應多依賴進口,穩定性較差,使得其應用并不廣泛。
據卓創資訊調查,截至2023年5月底,2023年我國液化天然氣的供應量約為1246.80萬噸,而乙烷的供應量僅為183.26萬噸,不足液化天然氣供應量的15%,因而一般而言工業用戶并不會單以乙烷作為燃料燃燒,而是將其作為替代燃料使用,以增強燃料供給的穩定性。
李明月表示,當傳統燃料氣經濟性減弱或供應不足時,乙烷也會作為燃料氣進入市場的視野。從熱值方面來看,乙烷燃燒后的熱值為每立方米16000大卡,遠遠高于天然氣的每立方米9114大卡;從氣化率方面來看,在0℃的前提下,液化天然氣的氣化率約為每立方米1400-1500,而液態乙烷的氣化率約為700-800,是液化天然氣的0.5倍左右,因而理想狀態下燃燒時乙烷的用氣量也為液化天然氣的0.5倍左右。由此可見,乙烷燃燒時加熱快、熱值高,因而部分工業用戶也會使用乙烷代替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氣來使用。
在李明月看來,原使用液化天然氣的大量窯爐、鍋爐類、耐材、有色金屬、冶煉鑄造等工業企業均可使用乙烷作為燃料。使用液態乙烷替代液化天然氣作為工業用戶的燃料時,原有的所有液化天然氣設備大多數不需要變更,可直接用于液態乙烷的儲存、氣化、燃燒,僅個別設備配比需要調整氣化器配置,燃燒時只需調小進氣量,調高進風量,即可滿足使用。
據了解,面對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發展趨勢,山東海洋集團16艘乙烷運輸船均采用雙燃料動力發動機。乙烷船雙燃料主機能夠減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在滿足嚴格排放要求的同時保持最佳的經濟性。同時,山東海洋集團秉承綠色發展經營管理理念,積極探索現有運營船舶的設備更新改造,以求在降低船舶油料消耗的同時提高船舶運營效率。
(導報記者 王偉)
18: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