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在二手房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背景下,房東直售的交易模式受到市場關注,不通過房產中介、選擇自己直接賣房的現象涌現在小紅書以及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而不少購房者也喜歡房東直售這一交易方式。
在不少市民看來,在房東直售這種去中介化的模式下,買賣雙方直接溝通,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壘,同時還可省下一筆不小的中介費。因此在不少人看來,房東直售模式將會替代二手房中介。
不過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房東直售將成為正常現象,但無法完全取代房產中介。“尤其在提供專業服務、保障交易安全等方面房東直售無法與中介相比。”濟南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負責人初鑫表示,“但房東直售也倒逼房產中介更好地整合購房服務,提供一站式的購房解決方案。”
房東直售受追捧
經濟導報記者在小紅書上以“房東直售”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出來滿屏的二手房源信息,此外還有介紹“如何將房子快速賣出”經驗的業主。

“因為個人原因不在濟南發展了,出售自己的幸運小屋。在這個房間里先后考上研究生、順利通過各種職業考試。所有考試都是一把過,創業也是順風順水。下一個主人快來接幸運小屋的好運氣吧,房價低于本小區市場價!”這是一名濟南網友在小紅書上向網友介紹自己待售房產的賣點。
“00后的小家,畢業之后不在洪樓這邊住了,賣掉小房湊首付,換大房子養狗狗。”這是另外一名濟南網友在售賣自己的房產。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網友所售的房產位于山大路和黃臺南路交叉口附近的小區,面積為73.5平方米,所售價格為86.5萬元,單價合1.18萬元/平方米。
而在一家二手房中介平臺上,系統顯示該小區的成交價在1.2萬元/平方米到1.6萬元/平方米。而且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在平臺上也有一套面積為73.5平方米的房源在掛牌出售,價格為86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仔細對比發現,無論是室內的家居布局還是戶型圖,均顯示這兩套房產為同一房源。
而從房源時間上看,該房源于2023年10月份掛牌,初始掛牌價為89萬元,隨后逐月降價,2024年1月調整為86萬元。
而在小紅書上,網友上傳這套房源的時間為今年2月份。

既然已經掛牌在二手房平臺出售,為什么房東還要在社交平臺上自行“叫賣”呢?
“我看現在很多業主都在社交平臺售房,能免去中介費。”聊到售房經驗,同樣在社交平臺賣房的房東董桂春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我也在中介那里掛了,同樣也在幾個社交平臺上自己賣,如果自己能賣出去就能省一筆中介費。”
在董桂春看來,全款買房操作流程比較簡單,涉及貸款的話則流程稍微復雜一些。不過,現在網絡上都能夠查詢到二手房的交易流程。
不過,另一位賣房者程穎表示,“我在社交媒體及房產中介平臺都掛了房源信息,但在社交平臺上大多都是來問價的,最終成交還得靠中介。”
難撼中介地位
初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其實,社交平臺業主賣房的現象并非最近才出現。“二手房的售賣并不像買賣其他物品,一手交錢一手交物,而是要考慮多個方面,包括買賣雙方的交易信任、了解程度、手續齊全等。二手房的自主交易更多集中在業主家人之間的買賣、熟人之間的交易等,陌生人之間的交易成功率很小。”
在初鑫看來,雖然房東直售比較受追捧,但短期內無法撼動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地位。“二手房交易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和風險性,房產中介發揮著重要作用,經紀人除了收集信息、提供房源信息外,還需要具備需求分析、房源篩選匹配,房源營銷、簽約撮合、交付推進、風險管理等一系列專業能力。”

對于初鑫的說法,另外一家房產中介的負責人徐鵬說道,“個人成交的二手房確實有,但不多,占比最多1成。”。
“我也在小紅書上看到幾個房東直售的帖子,但和我們相比內容還是差很多。”徐鵬解釋說,“傳統購房平臺上展示的信息更加客觀、完整。在我們平臺上,除了展現基本內容外,還補充了房源的戶型圖、戶型解讀、掛牌時間以及小區的情況等方面的信息。”
“房東直售根本無法撼動中介的地位。”徐鵬旗下的經紀人吳磊說,“二手房售賣比較麻煩,一旦出現問題導致無法過戶,買家的錢就不容易要回來了。”
吳磊給經濟導報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們店曾經掛牌過一套房產。“前期資料審核都沒問題,但在成交的時候發現,賣家有個資料無法提供,因此將這套房源從平臺上撤了下來,為并買家推薦了新的房源。”

“如果是個人直售的話,買家的錢可能面臨很大風險了。”吳磊說,“盡管這種事比較少,但對于買家來說碰到就很麻煩。而中介的存在就相當于一個柵欄,保證買家的資金安全。”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中介機構整個服務流程和服務環節的設計比較科學合理,客觀上目前二手房交易的痛點,并不在于房源的真實性,而在于服務費較多的問題。
倒逼服務升級
雖然不少購房者對于部分中介“滿嘴跑火車”的行為比較反感,但仍舊更愿意找正規中介公司買房。
“自己交易手續比較復雜,不想操心。合適的個人房源可遇不可求,要看緣分,而且不太好辨別。中介手里房源比較多,可以一次性多看幾套,而且還能保證資金安全。”濟南市民穆珂說。
不過,社交平臺上的房東直售行為或將給傳統中介行業帶來一定壓力。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房東直售的普及程度仍取決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購房者的需求以及中介行業的自我調整和轉型,未來房產中介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在提供專業服務、保障交易安全等方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東直售模式的出現,推動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化,提升了交易效率,也促使中介行業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和服務價值。尤其是在當前房價下行情況下,中介行業應當致力于提供更加專業、精細的服務,幫助購房者解決交易過程中的復雜問題,并進一步減低過高的交易收費標準,否則,就會有更多房東選擇自己售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