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公布2024年2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258億美元,較1月末上升65億美元,升幅為0.20%。
外匯局表示,2月份,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對于2月份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2月份,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上漲0.9%至104.2,非美元貨幣總體貶值。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1.3%;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4.3%。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2月份,我國外匯儲備資產估值受影響因素較多,包括美元指數走勢波動、小幅收漲,國際金融資產漲跌不一,但我國外貿表現強勁、人民幣資產吸引外資趨勢流入等。整體看,外匯儲備資產繼續穩定在3萬億美元上方,延續基本平穩走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
外匯局提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經濟長期向好態勢將持續鞏固和增強,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據同日公布的黃金儲備數據,截至2024年2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報7258萬盎司,環比上升39萬盎司。自2022年11月份以來,我國央行開啟本輪黃金儲備增持,至2024年2月份,已實現連續16個月增加。
周茂華表示,我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主要是順應全球發展趨勢,優化和多元化官方儲備資產結構,增強外圍風險抵御能力;合理加大黃金儲備有助于分散風險,增強官方儲備資產穩定性,增強金融體系發展韌性。
從全球央行黃金官方儲備分布看,新興經濟體整體黃金在官方儲備資產中占比繼續偏低,未來仍有一定增持空間,但具體增持節奏存在不確定性。(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