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楊華
2月29日,以“發展新能源 助力碳達標”為主題的2024第三屆黃河流域新能源創新發展大會(簡稱“新能源發展大會”)在濟南舉行。多位國內新能源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到會演講,共同探討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趨勢,共享發展新機遇,推動黃河流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本屆新能源發展大會是由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協會、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共同主辦,人才科創(山東)有限公司、山東省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山東新丞華展覽有限公司、山東丞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大會的舉辦主要是為增進沿黃省區能源界的合作交流,促進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加快打造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是一場有深度、有內涵、內容豐富的高端對話平臺。活動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申長江、黃河科創聯盟秘書長王守寶主持。

林德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啟華在致辭中提到,通過新能源的創新發展來應對氣候變暖等問題,不僅要通過從能源生產端著手,也要通過從能源使用端來創新。他表示,林德公司1879年在德國成立,是全球領先的世界五百強工業氣體和工程公司,致力幫助客戶獲得成功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可持續低碳發展。今年是林德公司進入中國第37個年頭,而且與山東在2005年就已結緣。將來,林德公司將繼續把更多綠色低碳的工業氣體技術以項目的形式帶到山東,共同探討可持續的未來發展。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劉均剛在致辭中表示,加快新能源產業領域創新發展,對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山東省作為沿黃九省區之一,一直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他提到,近年來,山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積極態勢。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產業逐漸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山東省還積極參與黃河流域創新合作,與沿線省份共同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以“光儲建筑一體化新能源體系展望”為內容進行了精彩演講。同時,國家卓越工程師、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李永勝;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原所長,懷柔國家實驗室副主任肖立業;齊魯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部主任、黨委副書記許崇慶;未來協同技術研究院院長,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劉建平;林德公司大中華區清潔氫能業務北區業務負責人張桐源等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新能源發展,就地下儲能技術、綠色低碳發展、中國能源革命、清潔氫能等多個話題內容進行主題演講,分享新思維、新技術和新產品。從概念的提出到實現路徑等方面作了深入解析,從不同維度進行交流研討,為新能源創新發展蓄勢添能,為競逐能源變革新賽道指明了方向。
論壇同期還舉辦了“黃河流域科創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濟南新舊動能起步區商務交流”和多場太陽能利用與儲能領域系列論壇會議等活動,舉辦“第十九屆中國(濟南)國際太陽能利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山東)新能源與儲能應用博覽會”。


會上,山東人才集團與泰山學院,山東人才集團、山東公用集團、北大未名基金等多家單位進行了項目簽約。同時還舉行了山東東盟人才產業研究院、人才島(山東)技術經理人事務所、黃河科創聯盟氫能專業委員會、黃河流域荒漠化治理與零碳產業專業技術委員會等多個機構的成立揭牌儀式。
本屆新能源大會的舉辦,為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搭建了一個創新合作、協同發展的交流對接平臺,對培育新能源新興產業集群,打造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