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2月2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著力打造最優數字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達到4.3萬億元 “數字經濟是山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賽道和關鍵增量,是贏得新一輪發展競爭的歷史性機遇。全省工信系統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鏈長制’為總抓手,扎實落實‘1+1+10+8’政策舉措,謀劃開展數字經濟‘創新攻堅年’行動,力爭今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49%左右、核心產業占比達到9.5%、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左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安文建介紹,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一系列新的顯著成就,數字經濟扛起全省經濟半壁江山,全年數字經濟總量達到4.3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2個百分點、超過47%。海爾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歌爾虛擬現實高端頭顯市場份額均居全球第一,海信電視、浪潮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全年信息技術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10%、軟件業增長16.6%,分別高于全國8.5個、3.2個百分點;大數據產業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1/8。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7.3%,產業數字化指數、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國內前茅。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達到50%。 國家級平臺數量全國第一,新培育3個國家“雙跨”平臺、11個特色專業型平臺,增量和總量均居全國第一,卡奧斯連續5年蟬聯榜首,浪潮云洲躍升2位排名第四。培育“晨星工廠”2332家。累計開通5G基站20.2萬個、確定性網絡11800公里。標識注冊量、解析量雙超1000億,接入企業數全國第二。初步建成“1+3+44+102”的山東工業云體系,形成覆蓋16市的“山東算網”。 “下一步山東將以更實成效做強數字產業、以更快速度推進數實融合、以更高標準完善數字設施、以更大突破增強產業韌性、以更實舉措優化發展生態!卑参慕ㄍ嘎。 據介紹,山東將深入推進核心產業倍增行動,依托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要場景示范帶動,持續提升數字終端、先進計算等優勢產業總量規模,鞏固擴大集成電路、高端軟件、能源電子等重點產業基礎優勢,布局搶占元宇宙、空天信息等新興產業賽道,確保信息技術產業營收保持10%以上增速。 持續開展云行齊魯、工賦山東等行動,系統開展工業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轉型培訓,推動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普及提升。高標準建成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全年服務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新培育50家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30家以上產業大腦。 大力提升算力供給體系質量,力爭在用標準機架數達到40萬個左右,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0%左右。推動5G基站部署總量突破24萬個,千兆網絡用戶數達到1400萬左右;支持青島籌建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總數突破35個。 提高自主創新效能,強化智能家電、虛擬現實等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引領作用,在關鍵節點再布局建設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平臺載體;年內開展20項以上省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深度參與以自主可控芯片、操作系統為核心的國產生態建設和基于RISC-Ⅴ等開源技術的項目開發。 加快100億元數字經濟基金落地,創新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大腦等支持機制,增強集成電路等政策獎補力度。持續深化與國內頭部企業交流合作,高規格辦好數實融合發展大會、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等高層次活動,切實為建設現代化強省貢獻數字力量。
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吳炎表示,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部署了數字產業“十大工程”,下一步將聚焦加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以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為總抓手,統籌拓規模、塑優勢,提速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重點在從深化工作機制、塑強核心動能、壯大主體引擎、培優發展環境四個方面加力攻堅。 充分依托“鏈長制”,把實施“十大工程”作為重要內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這個綱領性文件,以及10個具體領域的實施方案,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切實提升全省數字產業在全國產業版圖中的影響力。 按照“基礎領域補短板、優勢領域鍛長板、新興領域搶布局”的思路,塑造產業特色發展新格局。聚力“固根基”,在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等基礎領域,加大投入、強鏈補鏈,擴大第三代半導體、工業軟件等比較優勢,夯實發展硬支撐。聚力“提總量”,在數字終端、先進計算等優勢領域,支持省內“鏈主”企業持續做大做強,吸引一批配套企業和生態伙伴落地,推動集群化延伸、規模化擴張。聚力“搶先機”,在元宇宙、空天信息等新興領域,建設一批體驗中心、發布一批示范標桿,加速建好品牌影響力大、引領帶動性強的“新三樣”項目,不斷培育產業新增長點。 堅持聚焦實體、做強實業,為推動數字產業跨越發展蓄勢聚能。打造一批優質企業,支持省內龍頭企業積極創建全國電子百強、軟件百強企業,在“十大工程”關鍵節點分別培育一批特色優勢企業,筑牢產業發展中堅力量。培育一批特色集群,培育認定10家左右建設水平突出、發展成效明顯的數字產業集聚區,打響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產業名片、集群地標。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大力推進擬建、在建數字產業項目建設,享受更大力度的資源要素保障。特別是在半導體、新型顯示等領域再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引領型項目,拉動產業跨越提升。 發揮好100億元數字經濟發展專項基金引導作用,重點支持“十大工程”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重大科技創新,更好激發產業發展活力。落實集成電路、穩鏈保供、人才引培等扶持舉措, 推動更多企業享受國家集成電路和軟件稅收優惠,進一步提高財稅等政策服務引導效能。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平臺,高標準組織系列對接交流活動,搭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載體渠道,加力塑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 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90%左右 圍繞數字賦能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山東提出將聚焦聚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按照“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升”總體思路,系統搭建政策措施矩陣,有力有效助推全省工業企業提速轉型升級。 吳炎介紹,將構建數字化轉型推進大格局。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全面開展轉型路徑優化、基礎設施強化、服務供給深化“三化”專項行動,加快打造點上企業有標桿、線上行業有示范、面上區域有樣板的一體化格局。持續優化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套指標體系、一個待轉企業庫、一個服務商資源池、一套轉型指南”4張清單和“輔導診斷、應用推廣、年度評估”3個機制“七步走”工作體系,力爭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90%左右。 打造工業互聯網賦能大生態。全面筑牢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撐,扎實推進“工賦山東”專項行動,加速工業園區、重點企業5G網絡深度覆蓋。優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梯次培優機制,新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50家左右。深化“工賦百景”行動,聚焦行業轉型需求,“揭榜掛帥”打造100個左右易復制推廣的典型場景解決方案,“1+N”帶動提升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 建強中小企業智改數轉大平臺。聚焦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鼓勵服務商探索“小快輕準”產品和解決方案“嘗鮮”機制,定期發布“先免費試用再購買”服務清單,助力中小企業邁好轉型“第一步”。扎實推進濟南、青島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好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快構建場景體驗、供需對接、人才培訓等一體化服務平臺,全年匯聚優質服務商500家以上,服務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 抓好企業數字化培訓大課堂。突出數字化轉型工業企業“一把手”工程,全面開展工業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轉型培訓,聚焦尚未轉型企業和處于轉型關鍵期“兩類企業負責人”,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課堂+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模式,針對性開展普及培訓和提升培訓,年內培訓企業50萬家次,力爭實現規上和規下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全覆蓋。
開展“5G藍!毙袆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孟強表示,省通信管理局將做好“建、用、研”三篇文章,組織全行業實施“信號升格、賦能升級、科創升檔(三升)”行動,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山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雙千兆”網絡協同部署,開展“5G藍!毙袆,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的廣度、深度、厚度,優化“連接山東”布局。持續優化直聯點“一省雙節點”結構布局,全力推進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申報工作,力爭早日落地。推動打造窄帶物聯網、5G輕量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等新型感知基礎設施,完善“感知山東”體系。開展一體化算力網絡提升專項行動,適度超前布局高性能算力建設,推動提升“計算山東”能力。 結合“云行齊魯·工賦山東”行動,打造“雙千兆”網絡協同部署典型應用場景,賦能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大力支持5G應用“揚帆之城”、“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形成新質生產力。高效支撐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工作,助力開展優質中小企業量質提升專項服務,以堅實的算網能力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相關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等加強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創新生態;聚焦重點行業、企業需求,加速形成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綜合解決方案;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應用試點,布局建設未來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