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際金價連續第二周下跌。2024年2月以來,COMEX黃金期貨價格與倫敦黃金現貨價格雙雙出現下跌,一度跌破2000美元/盎司,之后小幅上漲,走出了V型走勢。
國際金價的走低并未影響春節期間國內黃金市場的火熱。在一些特定時間節點,購金的消費者更是“擠爆”了各大黃金銷售門店。不過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消費者瘋狂購金的同時,也有部分人正在悄悄賣金離場。
未來黃金還能持續投資嗎?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年,黃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逐漸成為集消費與投資為一體的最佳選擇。長期而言,黃金偏強的走勢仍會在今年延續,但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內黃金會出現波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今年黃金能創新高。”黃金分析師張亞林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部分投資者離場
“這幾天已經不很忙了,顧客也比較分散了。”2月24日,在濟南洪家樓附近的一家金店里,店長梁迪向經濟導報記者記者介紹說,“從1月下旬開始,客流量逐步大了起來,尤其是年前那幾天特別忙,部分金飾品和小金條都斷貨了,最忙的時候,我們都沒時間介紹,顧客自己看,要哪個就直接買了。”
梁迪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們店里賣得最好的不是戒指項鏈手鐲,而是龍年紀念金條。“小克數的金條是為了送禮送小孩使用,也有企業是為了年底作為獎勵員工使用。當然也有不少人為了保值而買大克數的金條。”
在另外一家金店,銷售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黃金的投資價值更多在于未來,當下買的黃金立刻回收肯定會虧的。“要拉長時間線,看幾年后的黃金價格。以前黃金才400多元一克,你看現在多少錢了?”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復蘇,國內黃金消費不斷回溫。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境內金飾總需求仍達630噸,同比增長10%。

金價越漲越買,是多數黃金消費者的心態,但同時也有人看到了追漲背后的風險,選擇賣金離場。
梁迪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除了絡繹不絕購金的人外,也有部分顧客是想趁現在高價將前些年低價買入的黃金賣掉,賺取一些差價。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客戶,把幾年前買的金條拿來賣,300多元買的,100多克,現在賣能賺2萬塊錢。”梁迪說道。
“春節前來買賣黃金的人不少,年后買的人少了一些,賣的人多了一些。”濟南一家黃金店鋪的老板黃賢軍說道。
黃賢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去年開始,有不少人拿著從銀行購買的金條來打金手鐲。“因為便宜,而且是現場加工,最多時一天打了17條金手鐲,把師傅都忙壞了。”
“除了來打金飾品的,年前也有不少人拿著金首飾金條變現,我們回收的價格高,就是在掛牌價的基礎上降幾塊錢,比金店和銀行的回收價格都高,而且現場付錢。”黃賢軍說。
實際上,春節長假期間,國際金價已經出現持續回落。數據顯示,自2月2日現貨黃金開盤2065.32美元/盎司便一路下跌,并于2月14日觸及1984.12美元/盎司的近期低點。其中,僅2月13日一天,就跌了29.65美元/盎司。隨后開始逐步小幅攀升,截至2月27日收盤,現貨黃金報每盎司2030.23美元。

此外,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也在逐步減倉,截至2月27日,其黃金持倉量為826.94噸,而在1月16日,其持倉量還在864.4噸。也就是說,在短短20個交易日內,其減倉數量超過37噸。
黃金可以長期持有
未來黃金價格走勢如何?此時還是入手黃金的好時機嗎?這是許多投資者及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對此,張亞林表示,黃金偏強的走勢在今年會延續,對未來黃金價格繼續看漲。
“能買!”張亞林給出了明確的答復,“黃金的上漲趨勢并沒有改變,下跌只是為上漲蓄力。”
作為有著近5年經驗的投資者楊秀軍則表示,“跌是為了蓄勢,不跌怎么會繼續漲?”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楊秀軍曾在2022年以410元的價格投資積存金,隨著補倉和長期持有,現在楊秀軍持有的黃金成本在391元左右,而黃金現價則在480元左右,一克黃金的理論收益近90元。
“我國央行已經連續15個月增持黃金了,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買呢?”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張萍這樣說道。

中國人民銀行2月7日公布持有黃金狀況顯示,中國人民銀行2024年一開年就買黃金,2024年1月黃金儲備為7219萬盎司,較去年12月的7187萬盎司增加32萬盎司,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15個月增持黃金,顯示中國人民銀行持續買進黃金的動作沒有停下來。
去年全球央行掀起強勁的購金熱潮,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此前資料,去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黃金量創有史以來第三高,全球央行去年購金需求或超過750噸,遠高于前十年央行凈買入的平均水平。
張亞林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短期下跌并不可怕,黃金的避險功能并不會隨著價格下降而減弱,今明兩年,黃金可能會站上2400美元大關。“但需要注意的是,站上2400美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肯定還會有波動。”
“此外,黃金的年化復合收益率在過去幾十年中為7%左右,提供了相對可觀的回報。”張亞林表示,“現在看,除了黃金外,還有什么樣的理財產品能提供這么高的收益?”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述受訪人士均都看好黃金,但同樣也給出了提醒。
“盡管黃金一路看漲,但不會一直漲,肯定會有波動。黃金價格波動是正常現象,但長期來看仍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投資品種,大可不必因為價格下跌而恐慌性拋售。”楊秀軍說。
對于個人購金,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建議,如果是純粹出于投資目的,就購買投資性的金條,買賣價和黃金原料價錢越接近越好,這是一大原則。其次,要通過正規的商業機構和大型的零售機構來購買,不要為了圖便宜而去一些不太正規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