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2月21日晚間,如意集團(002193.SZ)發布公告稱,因相關回復仍需進一步核實、完善,公司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故延期到2月28日前對關注函的回復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近幾年業績持續承壓。公司日前披露,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9億元至2.85億元,相比上一年虧損幅度擴大。
接連收到警示函和關注函
2月7日晚間,如意集團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山東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于對邱亞夫等七名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警示函中提到,2021年12月底,如意集團通過資產置換取得萊卡新材料(佛山)有限公司(下稱”佛山萊卡”)25.72%股權,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佛山萊卡成立后,相關實物出資因重大糾紛而未實繳到位,已到位的現金出資已全部轉出,佛山萊卡未實質開展生產經營,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已明顯出現減值跡象。
山東證監局認為,如意集團在2022年至2023年的定期報告中未對該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
隨即,如意集團于2月8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該函指出,如意集團未將特定公司作為關聯方披露,未按照規定履行關聯交易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表示,如意集團對該筆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計提不充分;子公司向北京偉堯澳新進出口有限公司、海南蘭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西蘭田中航科技有限公司、偉堯實業(濟南)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以下合稱“特定公司”)采購毛條等商品,如意集團未將上述特定公司作為關聯方披露,未按照規定履行關聯交易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此外,在關聯方、關聯交易方面,深交所要求如意集團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說明特定公司在交易期間的實際控制權歸屬和構成如意集團關聯方的情況,并詳細說明如意集團與特定公司發生交易的具體情況。
上述關注函中,公司還有哪些事項未能落實?2月23日,經濟導報記者就此聯系如意集團,公司證券事務代表郝林表示,“公司給深交所報備的一些材料還沒有整理完,后續您持續關注公告就可以。”
資產置換推進受阻
上述股權投資事項,由來已久。
2021年12月1日晚,如意集團發布了一則關于實施資產置換的公告。根據公告,如意集團及全資子公司濟寧如意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如意新材料”)擬將部分應收賬款、存貨作為置出資產,與公司關聯方濟寧如意萬眾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萬眾創業”)持有的佛山萊卡部分股權進行資產置換。
上述資產置換方案顯示,此次擬置出資產為如意集團及如意新材料部分應收賬款、存貨,賬面原值共計9.84億元,其中應收賬款賬面原值為7.36億元,存貨賬面原值為2.48億元。擬置入資產為萬眾創業持有佛山萊卡價值9.84億元的部分股權。
對于該資產置換,如意集團認為,此舉能夠改善公司資產結構,解決應收賬款遺留問題,公司借此進入高端纖維材料行業,利于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佛山萊卡成立于2021年8月,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邱晨冉,與如意集團實控人邱亞夫屬于一致行動人。公司初始注冊資本5億元,創萊纖維(佛山)有限公司(下稱“創萊纖維”)持有65%初始股權,萬眾創業持有35%初始股權。公司主營業務為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合成纖維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等。
彼時,如意集團在公告中表示,佛山萊卡原股東創萊纖維以土地、廠房、設備等用于生產經營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相關業務對佛山萊卡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佛山萊卡每年可實現凈利潤約3億元。但是,由于創萊纖維未按照相關約定履行實物資產出資義務,導致如意集團資產置換事宜推進受阻。為此,佛山萊卡及萬眾創業就相關事項于2022年3月向北海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創萊纖維履行實物資產出資等相關義務。
如今,佛山萊卡仍未實質開展生產經營,該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已明顯出現減值跡象。深交所在下發的關注函中,要求公司充分計提佛山萊卡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并及時更正披露公司2022年及2023年相關定期報告。
目前訂單趨于穩定
據如意集團官網介紹,公司前身為成立于1972年的濟寧毛紡織廠,1993年12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公司利用非公開發行股票部分募集資金,將從事相關服裝業務的資產納入旗下,公司隨后對資產進行全面整合并組建企業集團。如今,公司已經成為一家集精紡呢絨面料及服裝的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紡織服裝集團。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0-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86億元、6.90億元、5.92億元,同比分別變動-31.64%、-12.27%、-14.12%;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5億元、0.01億元、-1.54億元,同比分別變動-89.43%、-80.49%、-15626.16%。
1月30日晚間,如意集團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9億元至2.85億元,相比上一年虧損幅度擴大。談及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如意集團表示,受子公司溫州莊吉司法重整、計提信用減值和資產減值以及調整訂單結構的影響,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變動較大。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因子公司溫州莊吉進入司法重整程序,如意集團對其股權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庫齡超過1年的面料和服裝存貨,存在減值跡象,公司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報告期內子公司溫州莊吉司法重整對應的應收賬款回收放緩、賬齡隨之延長,基于謹慎性和一致性原則,公司仍按賬齡組合和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提了壞賬準備。
另外,受消費市場需求低迷的嚴峻影響,國內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團裝職業裝訂單減少,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減少。公司適時調整訂單結構,加大外銷市場拓展力度,使公司全年獲得了充足的訂單,保障了滿負荷生產,提高了資金周轉效率。但是,由于外銷訂單占比較高,且售價和毛利率偏低,公司營業收入及利潤較同期下降。
那么,2024年以來公司訂單情況如何?2月23日,郝林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正常,訂單也趨于穩定;因為我們本身銷售的精紡呢絨面料過年期間訂單就是比較飽和的,目前來看訂單數量處于穩步上升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