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在監管層對投資者合法權益高度關注背景下,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愈發受到高壓打擊。
2月22日,證監會發布了六份行政處罰書,均涉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情況。比如,時任美尚生態(現為*ST美尚,代碼300495.SZ)董事長的王某就聯合一家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季某,操縱美尚生態股票。兩人實際控制113個證券賬戶,交易金額達800億元,雖最終虧損了2.38億元,但對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仍不容小視。
“監管層加強了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欺詐發行等行為的打擊,重在維護市場公平,讓A股更陽光透明。”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濟南投資者張權認為,隨著監管層的重拳出擊,“妖股”生存空間日益狹窄,投資者也應把握市場風向,把研究重心放在上市公司基本面上,以價值投資邏輯尋找優質標的。
短期拉漲難掩基本面敗局
據了解,2018年6月12日至2020年7月3日,王某、季某實際控制“吳某”等113個證券賬戶(下稱“賬戶組”),交易“美尚生態”股票。操縱期間,賬戶組申買數量占市場申買量比例超過30%的交易日有303個,最高為55.85%。賬戶組申賣量占市場申賣量比例超30%的交易日有112個,最高為43.84%。賬戶組還實施了對倒交易。而這些交易,對于二級市場也帶來了明顯的影響。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操縱期間,“美尚生態”股價多次偏離相關指數。如2018年6月12日至2019年3月21日,“美尚生態”階段漲幅達34.60%,與同期創業板綜指(下跌0.97%)偏離35.57%。
不過,自2019年4月開始,公司股價開啟下跌模式,從14元/股(復權)左右的價位,一路跌至如今的1元/股附近,這也使得王某、季某的操作虧了錢。
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操縱期間,賬戶組累計買入31.41億股,賣出31.38億股,扣除傭金和相關稅費,賬戶組共虧損2.38億元。同時,依據《證券法》規定,證監會決定對王某處以500萬元罰款、對季某處以300萬元罰款。
“從市場表現看,王某、季某操縱賬戶買賣股票,可能短期會帶動股價拉漲,但中長期仍然難以經受市場的考驗。”一位受訪投資業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公司本身質地不佳,經營面長期虧損,2021年虧損超10億元,2022年虧損超6億元,再面對A股市場整體調整,股價自然會難以為繼。“但對于不熟悉基本面的投資者而言,或在股價上漲時進場,在高位被套牢。”
張權認為,這正是監管層加強對操縱市場等行為嚴管的原因。“一些‘妖股’的出現,就是短線資金與上市公司內部合謀,通過短期大手筆交易配合消息傳播,帶動股價快速上漲,吸引投資者接盤。這種‘妖股’越多,對市場的傷害越大。”
監管層重拳治理或推動“價值投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控制多個賬戶實現股票交易,并非只存在于操縱市場的行為中。有的上市公司相關方也會利用信息等優勢,對自家股票進行對倒交易。這種交易模式雖然暫時沒有被定性為操縱股價,但也有可能通過信息優勢,實現套利。
魯股中就曾出現類似案例。據漢纜股份(002498.SZ)去年初披露稱,公司控股股東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2015年4月至7月,漢河集團控制使用20個自然人證券賬戶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其減持的“漢纜股份”,并通過二級市場交易漢纜股份股票。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漢河集團及其關聯公司以借款的名義,向賬戶組的名義持有人提供資金高達23.74億元。上述資金轉入賬戶組名義持有人銀行賬戶后,在漢河集團員工的控制下轉入賬戶組,用于從事涉案證券交易活動。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2015年4月至7月,漢纜股份股價一路攀升,漲幅一度超過100%。但從2015年8月開始,公司股價驟降,單月跌幅高達33.20%。
對此,證監會根據漢河集團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相關規定,責令漢河集團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漢纜股份的股價在2015年7月創出歷史最高點(復權價9.73元/股),之后大幅回落,并持續在低位震蕩整理,一直沒能觸及上述高點。目前,公司的股價只有3.66元/股。
“期待監管層對于這些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嚴查,加大處罰力度,從根源上杜絕這些行為。”張權表示,目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低位,整體上正在企穩回升,若市場風清氣正、陽光透明,則會成為具有投資價值的寶地。投資者也應把握市場風向,把研究重心放在上市公司基本面上,以“價值投資”邏輯尋找優質標的。
經濟導報記者也注意到,證監會近期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如在22日的處罰書中,證監會就對一操縱市場行為罰沒超8000萬元。
據悉,2017年6月26日至9月29日期間,張順平控制使用27個證券賬戶,通過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以及虛假申報等手段,影響維格娜絲、金麒麟、康隆達、鐵流股份、紅蜻蜓、日月股份、太平鳥等7只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2018年3月6日至4月27日期間,張順平控制使用39個證券賬戶,通過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虛假申報等手段,影響秦安股份、上海亞虹、恒潤股份、中馬傳動等4只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
綜上,2017年6月26日至2018年4月27日期間,張順平控制使用賬戶組操縱維格娜絲等11只股票,合計盈利2085.01萬元。
證監會認定上述行為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最終決定“沒一罰三”,沒收張順平違法所得2085.01萬元,并處以6255.02萬元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