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各個城市亮出一年來發展成績的關鍵節點。在近期全國各地公布的2023年度成績單中,新亮點不斷涌現:先是常州、煙臺先后以GDP10116.4億元和10162.4億元邁入“萬億城市俱樂部”,我國萬億城市擴容至26座。后有武漢、杭州官宣GDP沖破2萬億,廣州、重慶官宣GDP破3萬億。作為全國第12個跨入“萬億”門檻的城市,青島2023年度也有了5.9%的較高發展速率,GDP達15760.3億元。
不斷攀升的數字背后,是奮力奔跑和接續奮斗的身影,各個城市都在努力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今年江蘇常州和山東煙臺分別成為中國第25座、26座萬億之城。煙臺為何能進階?近年來,煙臺市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等多個總投資過千億的“巨無霸”項目引人矚目,未來將釋放更大拉動效應。在鞏固已有發展優勢的同時,煙臺還在積極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如在航空航天產業領域,已形成了衛星整星研制設計及關鍵部組件生產、測控、應用等產業鏈條。
在萬億城市中,2023年青島5.9%的增長處于上游水平,離“北方第二城”目標越來越近。在中國經濟結構底層調整已現端倪,城市間爭先進位態勢更加激烈的情況下,青島如何“打頭陣、爭先鋒”?答案已然清晰。
縱觀近年來進階腳步快的萬億城市,無一不是用創新驅動發展,用改革激發活力。而根據市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的信號,青島市在產業發展方面的首要任務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奮力爭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在科技創新領域,青島已有顯著優勢。目前,全國共有26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青島擁有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3家。青島還勇闖創新“無人區”,承擔著建設“仲華”熱物理試驗大科學裝置、中科院高端軸承示范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重任。為持續增強產業創新能力,2024年,青島將新創建2家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并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鈣鈦礦等領域,實施十項重大科學課題研究和百項關鍵技術攻關示范項目。
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是支撐青島長期穩定發展的優勢產業,2024年,這些優勢產業鏈總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在新興產業方面,青島大力推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實現集群發展。同時,青島還在布局基因與細胞、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空天技術等產業新賽道,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在青島大的產業結構中,最能體現城市輻射能力的第三產業占據重要位置。2023年,青島第三產業增加值達9999.2億元,即將破萬億。增長率達6.1%,對經濟拉動提升效應最為顯著。近年來,青島積極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2024年的目標是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400億元以上。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一年,也是青島獲批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青島將以什么面貌迎接這個新的歷史節點,“去問開化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來源:青報觀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