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任科昕
1月31日,隨著“運舟9”輪完成1.8萬噸鐵礦卸船作業后,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新年首月鐵礦完成55萬噸,創開港以來鐵礦單月吞吐量新紀錄。
據了解,近年來魯西、魯中地區鋼廠去產能步伐加快,腹地市場鐵礦需求大幅縮減。面對腹地鐵礦市場形勢,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不等不靠,積極轉變市場拓展思維,于去年四季度開始統籌布局腹地鐵礦供應新鏈條,將市場重心轉移至濰坊地區各鋼廠。
“通過前期與腹地鋼廠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我們立足國家大宗貨物‘公轉水’方向和港口融合發展平臺,依托前期穩定的新能源疏港通道,引導鐵礦供應鏈向上延伸,持續深化貨源與市場的有效銜接,積極協同青島港、日照港為客戶打通鐵礦轉水供應新渠道,成功重啟日照港鐵礦轉水業務,減輕兄弟港口庫存壓力的同時,也為客戶提供新的貨源和渠道保障。”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干散貨中心主任趙傳攀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水上轉水通道實現重啟,陸上疏港通道也在不斷升級。自去年12月鐵礦新能源疏港通道開通以來,渤海灣港協調10臺新能源車輛為工廠循環疏港,隨著疏港需求不斷增長,1月份渤海灣港又協調增加30臺新能源車輛運力,全力保障客戶原料供應。同時,在濰坊港區中作業區原有的12臺240KW直流雙槍充電設備的基礎上,西作業區增設的20臺同款充電設備現已正式啟用,中作業區增設的10臺同款設備也在安裝過程中,新能源通道不僅給客戶提供降本增效的物流渠道,也推動港口設施向綠色低碳升級。
為確保鐵礦順利作業,渤海灣港總調度指揮中心充分發揮“五調合一”優勢,積極落實部署“六個集中統一”作業方針,散貨公司嚴格執行“五個安全文明”作業要求,聚焦生產組織與港口服務,部分鐵礦船舶直取率超過60%。高效的生產服務為船方及客戶節省多項成本,擦亮“效率快港”“服務優港”服務品牌,樹立港口良好文明服務形象。
在打造鐵礦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渤海灣港依托港口的核心競爭優勢,著眼資源要素集成,推動兄弟港口融合協同、港口企業密切聯動,加快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腹地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