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省國資委縱深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以構建“機構精簡、用工規范、分配合理、運行高效”的企業管理機制為目標,在省屬企業大力實施“五控”改革。從改革成效來看,省屬企業總部機構數量合計壓減14.9%,總部定員數量合計壓減15.9%,總部平均設置管理機構13個,定員113人,改革總體上實現平穩過渡。下一步,山東將建立“五控”改革常態長效機制,探索建立省屬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對企業全員全級次用工情況進行動態監測,不斷提升企業管控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五控”主要包含:“控機構”,就是要清晰界定總部管控模式,進一步精簡總部機構;“控崗位”,就是要堅持市場化方向,健全崗位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數、職責;“控總量”,就是要加強用工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控總額”,就是要堅持工資效益強聯動,實現“效益增,工資增;效益降,工資降”;“控招錄”,就是要把好用人“進口關”,做到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嚴防國企違規進人。
聚焦精準確定集團總部功能定位,提升機構設置科學性。根據管控模式的類型,將企業集團總部劃分為“戰略管控型”和“戰略+運營管控型”兩類,考慮企業資產規模等因素,分類、分檔提出了企業總部機構數量上限。企業在不超上限情況下,根據需要自主設置內部機構、確定部門職能。據統計,29戶省屬企業中,有17戶企業對總部機構進行優化調整,剝離非總部核心職能。比如,華魯集團將總部定位為“戰略管控型”,負責“定戰略、管大事、造環境、控風險”,企業資產規模超700億,但是總部機構設置非常精簡,共設機構10個、定員55人。從經營數據看,華魯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實現兩位數“雙增長”,充分體現出一個定位清晰、運行高效的總部對企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聚焦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用工管理規范性。嚴控總部人員數量。統籌考慮集團管控模式和資產規模等因素,提出了省屬企業總部人員數量上限。據統計,本次有14戶企業對總部人員編制進行大幅精簡。嚴控管理人員數量。要求企業要嚴格按比例配備各級次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整體占比原則上不得超過8%,要將人力資源向生產經營一線傾斜,逐步降低管理人員占比。科學規劃用工總量。要求企業做好用工需求分析,提升人工成本管控水平,切實做到“增人就要增效,增人就要創收”。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