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并購重組的浪潮下,國內無菌包裝行業兩大巨頭持續拉鋸的“蛇吞象”式并購又進一步。
今年5月9日晚間,新巨豐(301296.SZ)曾披露重大資產購買預案,擬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景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景豐控股”)以全面要約的方式收購港股紛美包裝(00468.HK)所有已發行股份,目的是為進一步取得紛美包裝的控制權。
12月24日晚間,新巨豐披露了上述并購的最新進展,公告顯示,2024年12月24日,景豐控股作為要約人,根據相關要求發出要約綜合文件,要約開始日期為2024年12月24日,并自該日期起可供接納。
意在完善產品種類和市場布局
12月11日晚間,新巨豐也曾發布關于上述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公告。公告顯示,新巨豐已收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的《境外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本次交易涉及的境外投資項目予以備案。
據悉,此次現金要約價格為2.65港元/股,較預案簽署當日紛美包裝的收盤價2.1港元/股溢價約26%。按照截至預案簽署日的股份數量,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新巨豐本次要約總價為27.29億港元。
公告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新巨豐將取得紛美包裝控制權,紛美包裝財務數據將納入新巨豐合并報表范圍。“結合紛美包裝的歷史財務數據,取得其控股權能夠進一步有效提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新巨豐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0月,新巨豐已經通過協議轉讓完成收購紛美包裝3.77億股股份。通過持有其28.22%股份,新巨豐成為紛美包裝的第一大股東,但未形成控制。彼時新巨豐的每股收購價格與本次要約收購價一致,為2.65港元/股,轉讓價款總計9.99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新巨豐成立于2007年,位于山東省新泰市,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產液體食品無菌包裝材料的企業,主營業務為無菌包裝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主要產品為輥型無菌包裝。

紛美包裝的產品規格和類型較新巨豐更為豐富,同時,紛美包裝還從事灌裝機、配件、技術服務等包裝及灌裝解決方案業務,而新巨豐目前尚未涉及該業務領域。“公司通過取得紛美包裝控股權,可實現兩家公司優勢資源、技術、業務等方面的全面整合,此舉對公司進一步完善產品種類和市場布局、擴大經營規模、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有積極作用。”新巨豐表示。
“蛇吞象”式收購
紛美包裝于2011年在港交所上市,新巨豐2022年才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截至2023年末,新巨豐資產凈額約為22.26億元,紛美包裝資產凈額約為29.01億元,約是新巨豐的1.3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新巨豐入主紛美包裝遭到紛美包裝董事會的激烈反抗。2023年3月,時任紛美包裝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畢樺、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洪鋼以合計持股15.5%的間接股東身份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提出反壟斷舉報。直到2023年9月14日,隨著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反壟斷“封印”解除,該筆收購才得以最終完成。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紛美包裝對于比自己規模小的新巨豐的收購本身是有抵觸情緒的,以往‘蛇吞象’的收購有過成功案例,但往往是在收購與被收購雙方都有意愿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公司創始人并沒有被收購的意愿,只是收購公司自己的市場行為,這將使得雙方在未來收購中長期博弈。如果公司股權分散,其他股東的態度也可能影響最終的收購結果。”
在業績方面,紛美包裝目前的經營規模明顯高于新巨豐。2020年以來,紛美包裝的年營收規模始終高于30億元,2023年紛美包裝實現營業收入38.17億元,凈利潤2.44億元。新巨豐統計,截至2023年底,紛美包裝的資產總額為新巨豐的128.58%,資產凈額為其130.33%,營業收入規模為其219.68%。
從近幾年的財務數據看,新巨豐營收穩步增長,歸母凈利潤在2021年雖同比有所下降,但其余年度均實現正增長。2019年至2022年,新巨豐營業收入分別為9.35億元、10.14億元、12.42億元、16.0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1.69億元、1.57億元、1.70億元。
2023年,新巨豐交出了上市以來的最佳業績,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17.37億元,同比增長8.05%;實現歸母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0.39%。對于該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與規劃,新巨豐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發揮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適時利用資本市場豐富的融資渠道助力公司發展,拓展公司的產業布局,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新巨豐日前發布的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9億元,同比增長0.98%;實現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11.91%。
若此次收購達成、紛美包裝財務數據被納入新巨豐合并報表范圍,新巨豐的主營業務是否會發生變化?經濟導報記者就此致電新巨豐并將采訪提綱發送至公司郵箱,但未獲得公司方面回應。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