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濰坊港區首次迎來3條大船減載船舶同時靠泊,總卸貨量超9萬噸,渤海灣港大船減載供應鏈新模式實現常態化運營。

為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渤海灣港聚焦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重點打造6個供應鏈綜合服務項目。背靠“山東港口”的“金字招牌”,渤海灣港持續推動各項服務持續升級和完善,在腹地供應鏈市場的話語權不斷增加,主動從市場的“參與者”轉變為供應鏈的“組織者”和“服務商”,積極串聯供應商與終端工廠,實現資源和信息的靈活共享。
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業務經理王海亭介紹說,“針對腹地市場的多樣性變化,渤海灣港結合港區條件,9月份以煤炭為試點,創新開展大船減載業務模式,隨著各項操作環節日趨成熟,該模式逐步推廣到化肥、石油焦、工業鹽等貨種,成功實現模式復刻,對腹地多個產業集群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在融合發展進程中,渤海灣港從“追求業務量變”轉為“謀求發展質變”,從“獨力擴大市場”轉變為“合力實現共贏”,組織協同兄弟單位,推動港口、物流、貿易、金融等業態卯榫相合,有效引導腹地企業開發外貿貨源,培育海向發運需求,做優供應鏈“生態圈”。目前大船減載模式已完成從煙臺港為試點到青日煙三大港口的全覆蓋,切實為腹地客戶提供更多樣化供應鏈方案。
據了解,與普通轉水模式相比,大船減載模式減少了直靠貨物在大港卸船的作業環節,最大程度保證貨物周轉效率,降低客戶作業成本,同時保持其外貿貨物屬性,有利于強化港口與海關等口岸部門的協同發展,真正把供應鏈打造成同頻共振的“共贏鏈”。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任科昕 實習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