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ESG建設最新趨勢和實踐經驗,賦能山東企業高質量發展,12月19日,“2024山東品牌年會暨ESG建設與品牌價值提升論壇”在濟南市舉行。

據了解,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稱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也是區域發展的名片,在今天的大會上,一個個創新企業、一位位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山東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代表,希望能夠用品牌的力量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馬林聰在發言中表示。
用“大食物觀”實現產業攀升
著名經濟學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此次帶來了《中國特色ESG:大食物觀與城鄉融合》的主旨演講,圍繞“大食物觀”在城鄉融合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展開了全面而細致的講解。他通過引用實際案例,以平實而深刻的語言,闡釋了“大食物觀”的核心理念,激發了大家對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深入思考。

溫鐵軍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鄉村振興工作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將新型城鎮化融入新型縣域經濟發展之中。他分析了過去鄉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資本下鄉與農村產業規模化過程中忽視市民與農民共同利益的現象;并提出,新大食物體系下需整合各方利益,鼓勵市民與農民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大食物體系的安全與穩定,這可以通過ESG的探索來實現。他倡導通過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重構鄉村產業體系,以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
會上,2024山東省食品產業品牌發展報告及《2024山東省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強度)評價信息》榜單公布。發布人表示,山東作為中國的食品產業大省,一直以來都以其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深厚的食品加工底蘊,在全國乃至全球食品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品質和健康需求的不斷提升,山東食品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此次活動中的優秀獲獎企業——山東金德利餐飲集團有限公司帶來了眾多新產品。近年來,該公司實施以轉型升級和食安建設為引擎,以產業園食品供應鏈為龍頭,以快餐門店、團膳團餐為兩翼,以資產運營為補充的發展戰略,讓“金德利”的品牌形象、團隊面貌、管理效能煥然一新。尤其在品牌建設等方面,該公司通過多措并舉,進行了全面改革。
山東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劉如唯表示,在新發展階段,食品企業要堅持質量為本、創新驅動、品牌國際化、綠色發展,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以創新和綠色發展為雙輪驅動,共同推動中國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抓住ESG機遇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ESG建設已成為衡量企業綜合價值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尺,它不僅關乎企業的長遠發展,更是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對于山東企業而言,搶抓ESG建設重要機遇,不僅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標桿。山東企業在ESG建設上呈現出多樣化、特色化的趨勢。深入探討ESG建設方法論、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著力點,對于山東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在品牌年會上,北京道可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麗波分享了《關于新時代背景下上市公司ESG治理的常見問題與實踐應對》。她認為,目前上市公司身處三大ESG環境,正在發生三個深刻變化。“首先,在信息披露環境方面,2024年是真正的ESG信息披露規則落地年,從2025年起,企業ESG信息披露的風險將逐年上升。第二個變化體現在負責任投資(即可持續發展投資)領域,2024年度國際ESG投資熱潮中第一次出現‘回流’,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對上市公司擔憂加重。第三個變化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貿易環境,全球范圍內的綠色貿易壁壘趨于常態化。”王麗波建議在座的企業家,用“三問法”來設計企業ESG戰略管理體系,圈定投資者、客戶、監管機構為三大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
和君咨詢資深合伙人張建房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ESG治理與KPI體系建設方面也是國內企業比較欠缺的部分,主要原因是ESG治理與企業管理沒能有效融合。他建議企業真正將ESG納入管理體系,從戰略規劃到實施落地,從風險管理到價值創造,構建更為穩健和負責任的經營模式。

近年來,ESG建設已逐漸成為山東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和穩定劑,這一點在省屬國企與知名民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山東能源集團通過“山能模式”,在ESG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其權屬企業兗礦能源作為行業標桿,構建起以“戰略引領、治理保障、議題評估、指標評級、專項培訓”為保障的ESG可持續發展治理模式,不僅獲得多項公司治理和綠色發展獎項,其ESG評級更是在國內外權威機構評估中獲得高度評價,彰顯了公司治理、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魏橋創業集團則以輕量化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為核心,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魏橋特色的ESG之路。該集團致力于打造“鋁水—零部件研發、制造—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并實現了鋁水不落地生產,減少了能耗和污染。在ESG實踐上,該集團注重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不斷提升鋁材回收率和節能減排技術,為行業樹立了榜樣。
本次論壇還見證了山東省品促會ESG智庫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啟動,這一舉動標志著山東在ESG領域的專業研究與指導力量得到顯著增強。該委員會會聚了來自學術界、企業界及非政府組織的頂尖專家與學者,他們將以獨立的視角、深厚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山東ESG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策略建議。
構建品牌競爭力
山東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助力品牌建設,創新打造多個區域公共品牌,以品牌高端化發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品牌年會現場,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白天明談到了品牌賦能對企業的推動意義。他介紹,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魯商福瑞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企業,作為山東省化妝品行業龍頭企業,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4.16億元,同比增長22.71%,連續兩年位列中國上市化妝品企業十強。近年來,該公司啟動實施“5+N”品牌發展戰略,專注多項護膚科技,不斷推出專利成分和獨家配方,成功打造了頤蓮、璦爾博士等多個品牌,帶動企業提升競爭力和創新力。

山東省品促會理事長王柏華介紹,2024年是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的開局之年。作為山東省唯一、國內率先開展品牌研究與培育的省級專業性社會團體組織,省品促會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品牌高端化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以保障服務會員單位、推進品牌高端化發展、加強業內交流協作、完善自身正規化建設為主線,不斷提高正規化建設水平、扎實做好會員服務工作、有序開展品牌建設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截至2023年,省品促會會員單位從成立之初的370余家發展到745家,按照2017年國民經濟分類標準,會員行業占比達90%左右,無論在會員數量方面還是在涵蓋行業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山東省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品牌建設的前沿陣地,一直以來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大的產業基礎和卓越的品牌創新力,引領著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山東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如魯花、浪潮、東阿阿膠、海信、青啤等,不僅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還積極加快品牌國際化進程。通過制定完善海外品牌建設體制機制、強化品牌國際化運營的統一管理,山東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馬林聰表示,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自成立以來,作為從事品牌工作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積極響應國家“品牌強國”戰略號召,廣泛開展研究、交流和實踐活動,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提升ESG傳播效能
山東大學教授、山東省碳產經濟研究院負責人吳夢泉認為,在“雙碳”目標推進進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制定ESG策略、開展ESG實踐、披露ESG信息。山東是經濟大省、品牌大省,在ESG傳播方面應該“走在前、挑大梁”,促進ESG建設,全面提升品牌價值。
“為深化品牌形象與影響力,山東企業需要采取多元化與持續性的ESG傳播策略,一是增強企業與各類機構、投資者、消費者的互動與連接;二是將ESG理念植入品牌的傳播基因中,建立長線項目并圍繞特定議題不斷豐富品牌形象與內涵,不斷拓寬ESG理念、ESG實踐、ESG效應的傳播廣度和深度。”吳夢泉表示。
“目前國際上對于ESG的指標框架尚未達成普遍一致的標準。我們需要立足中國本土情境,從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理論內涵出發,從促進山東發展的視角豐富ESG傳播評價體系。我們需要從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拓展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綠色金融、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題材入手,圍繞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ESG投資等方面提升ESG傳播效能,并在此基礎上定義什么是好的ESG傳播、什么是好的ESG故事。”吳夢泉說。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