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舉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經濟導報記者從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濟南起步區”)獲悉,今年以來,濟南起步區按照“項目深化年”要求,錨定“五年成形”階段性目標,系統謀劃、加快建設,扎實推進生態保護、規劃建設和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綠色智慧宜居新城建設初具形態。今年前三季度,其經濟指標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態勢;年內成功簽約引進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等項目37個,總投資約373億元。
跨黃橋隧已通車11處
今年前三季度,濟南起步區(直管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4%(全域增長12.3%),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7.4%,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態勢。
從具體發展看,今年以來,濟南起步區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提升。聚焦交通、生態、配套設施“三個優先”,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體系,高位推進生態修復保護,超前布局教育、醫療、社區商業等配套設施,現代化新城區框架初步形成。
濟南起步區堅持交通優先。規劃跨黃橋隧21處,已通車11處、在建3處,濟南黃河大橋主線、濟南齊魯黃河大橋同日運營通車,駕車從大明湖、CBD出發,半小時內可達起步區。軌道交通7號線、有軌電車T1號線加快施工。累計開工道路里程292公里,黃河大道二期、鳳凰新街等42公里市政道路啟動建設。
簽約37個項目、總投資約373億元
今年以來,濟南起步區優質產業集聚效應初顯。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起步區按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路線圖,加快引入和培育優質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濟南起步區聚力推動項目招引。創新搭建“管委會+公司”招商體制機制,設立城市綜合開發運營、人工智能裝備等招商組,探索成立濟南鵲華科創投資有限公司,舉辦中日韓項目對接會、“鵲華觀瀾會·金融專場”等招商推介活動,年內成功簽約引進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等項目37個,總投資約373億元。

濟南起步區聚力搭建產業鏈條。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思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數字經濟產業園、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等一批高端產業園區,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制造、泛航空、新材料等產業鏈條。比亞迪項目一期在原有海豚、宋L、騰勢N7等車型基礎上,新引入元Plus、海豹06、騰勢N9等暢銷車型,預計年底生產整車將達36萬輛。國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460億元,預計年內愛旭項目首塊太陽能電池組件下線、山東能源鈣鈦礦光伏電池項目產出首片電池組件。
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首批項目即將啟動
今年以來,濟南起步區示范區建設加力提速。按照《濟南起步區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大力推進12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加快打造展示山東和濟南城市建設發展形象的示范窗口。

其中,鵲山生態文化區作為“一心四片”中的生態文化核心,圍繞2025年7月份博覽園開園目標,博覽園泉韻水坊、鵲華中和苑、泉城名士坊、齊風魯韻坊等單體建筑全面啟動施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完成建設。電視塔、博物館、科技館等標志性建筑陸續啟動。
科研辦公區作為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首開區域,街區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形成初步成果,首批項目即將啟動。科創金融區加快推進征地拆遷,已實現國有土地簽約清零,正在對接意向開發主體洽談合作。
濟南起步區持續拓展國際合作空間。把握新一輪中新合作機遇,以未來信息、未來空間、未來能源等領域為突破口,謀劃建設山東省首個中新合作實體化載體——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強化與南洋理工大學、吉寶集團、盛裕集團、雅詩閣公司等合作,加快推進中新未來公園、“星泉匯”等合作項目,規劃落地中新生命科學創新大廈、科技水岸公園、中新培訓學院等功能單元,發布中新未來公園等總投資103億元的對新合作重點項目。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實習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