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市場再度傳出飛天茅臺要漲價的消息。
近日,市場有消息稱,飛天茅臺的建議零售價或將由當前的1499元/瓶上調至1699元/瓶。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廣泛關注。
針對該消息的真偽,貴州茅臺方面回應經濟導報記者稱,暫無相關計劃。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消息不排除是一些渠道商或者黃牛放出來的。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白酒消費力相對較弱,而即將到來的兩節是銷售旺季,并不適合提價,而最有可能提價的時間點在春節后。“建議零售價上調至1699元/瓶或者1799元/瓶,這是遲早的事情。”白酒分析師胡寶利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茅臺提價頻被關注
2023年11月1日,貴州茅臺公告稱,自當日起上調53度貴州茅臺酒(飛天、五星)出廠價,平均上調幅度約為20%。也就是出廠價從969元/瓶漲至1169元/瓶。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飛天茅臺在當時已經上調了出廠價,但并未同步調整建議零售價,這一舉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猜測。

“當時就有消息稱,將在2024年上調飛天茅臺的建議零售價,不過到現在一直沒動靜。”12月6日,濟南一家茅臺酒經銷商康明澤(應當事人要求,康明澤為化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傳出要上調建議零售價的消息,也很正常。不過我們并沒有從官方得到相關信息,只是市場傳聞。”
對于飛天茅臺酒提高建議零售價這一話題,市場早有討論,包括從1499元提高到1699元、1799元、1999元等,然而茅臺官方始終沒有正面回復這一話題。而這次再次出現上調價格的消息,一度沖上了熱搜榜。
12月6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貴州茅臺詢問調價的情況,貴州茅臺方面的答復是暫無相關計劃。
對于該消息的來源,胡寶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次消息的來源應該是在11月27日舉行的貴州茅臺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當時要多個傳言,一個是飛天茅臺上調建議零售價到1699元/瓶;一個是散花飛天停產,此外還有再推出一款新品。這幾個傳言中,除了茅臺集團總經理王莉表示散花飛天替代產品正在研發外,其余均未有明確的說法。”
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認為,漲價有利于為股民創造價值,但是也會給渠道、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漲價是兩難的選擇。
“飛天茅臺酒的出廠價是1169元/瓶,目前市場成交價集中在2200元/瓶,這中間有著較大的價差,價差是由渠道的各個層級在分享。同時,茅臺的整個渠道體系中,除了飛天茅臺酒之外,還有茅臺1935、茅臺迎賓等大量價格倒掛的產品,而在整個體系中最賺錢的就是飛天茅臺酒,茅臺酒漲價是對利益格局的再分配,也關系到各方利益平衡。”肖竹青說。
在胡寶利看來,漲價牽涉到零售體系的平衡、品牌形象的維護,甚至涉及資本市場的信心管理。一旦零售模式出現問題,茅臺的聲譽和形象就會受到影響。
將來也許會調整價格
“漲價消息不排除是一些渠道商或黃牛放出來的假消息。”胡寶利分析,“按照目前的零售價格計算,不少黃牛手中的茅臺單瓶酒要虧200元左右,一些渠道商或者黃牛為了減虧套現,有可能進行炒作。”

對于胡寶利的說法,濟南一家酒水批發商馬國強表示贊同:“確實虧了很多,今年炒茅臺虧大了。”
馬國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今年5月下旬他以單瓶2400元左右的價格陸陸續續囤了1000多瓶飛天茅臺,原本想借端午節小賺一筆,讓他沒想到的是,今年6月份飛天茅臺的價格出現了一波快速下降,散瓶飛天茅臺的價格曾跌至2250元/瓶附近。“1個月內出貨了,零售賣了一些,轉給同行一些,平均下來一瓶虧了200元左右,這還不算資金成本。我還是虧損少的,據傳有人當月虧了1000多萬元。”
為穩定產品價格,貴州茅臺采取諸多措施,提振市場價格。取消大箱12瓶飛天茅臺整箱投放;原件拆箱政策或將取消;同時暫停15年陳年茅臺、精品茅臺發貨;茅臺1935暫停發貨;暫停巽風375毫升茅臺酒的投放;同時暫停達標企業申購1499元/瓶飛天茅臺的政策。
“前幾天的雙11,電商渠道的飛天茅臺零售價降到了2045元/瓶,比我們拿貨價還低,好在這幾天價格有所回升。”馬國強說。其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5日,2024年飛天茅臺原箱參考批發價為2290元/瓶,散件為2210元/瓶,而在12月1日,兩者價格分別為2235元/瓶、2190元/瓶,均略有上漲。
胡寶利認為,飛天茅臺在高端宴席、禮品市場的社交屬性沒有變化,并且實際售價依然遠遠高于茅臺官方指導價,直營化占比接近50%,這些都是茅臺能夠價格穩定的基石。“短期看,飛天茅臺再次‘飛天’很難,現在市場正在尋找飛天茅臺新的價格基點,以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肖竹青認為,目前貴州茅臺還是以穩為主,這也體現了茅臺集團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冷靜與理性。目前,茅臺集團的高管們正積極出現在國內國外市場上,進行一線情況調研。預計茅臺將在2025年作出相應的改革,而且大概率是渠道改革,但具體措施還不明確,是否會對價格進行調整,以及調整的幅度和時間點,都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目前白酒消費力相對較弱,而即將到來的兩節是銷售旺季,也不適合提價。但是,建議零售價上調也許是遲早的事情。”胡寶利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