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萬華化學召開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該公司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李立民對投資者的疑問進行了解答。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圍繞公司的在建項目,投資者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核心業務聚氨酯板塊,投資者對屬于石化業務板塊的乙烯項目和屬于精細化學品板塊的POE項目給予了高度關注。
乙烯二期項目預計明年一季度投產
乙烯二期項目位于萬華化學煙臺工業園,主要建設12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25萬噸/年低密度聚乙烯(LDPE)裝置、2×20萬噸/年聚烯烴彈性體(POE)裝置、20萬噸/年丁二烯裝置、55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含3萬噸/年苯乙烯抽提)、4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以及配套輔助工程和公用設施。
在此次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及乙烯二期計劃何時投產,對此,李立民表示,“乙烯二期項目所需原料已經同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目前項目處于工程最后沖刺收尾階段,預計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 ”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12月,萬華化學發公告稱,計劃在煙臺工業園實施乙烯二期工程,該項目采用石腦油路線,以乙烷和石腦油為原料,通過原料多元化可進一步規避市場波動風險,提升園區化學品成本競爭力。同時,石腦油路線產成品較為豐富,項目建成后可與公司現有的PDH一體化項目等形成高效協同。
除了在原料利用上具有優勢,該項目還將通過最先進的裝置內能量優化與集成,余熱回收與綜合利用,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碳排放的大幅度降低;通過長輸管道實現聯通,充分發揮煙臺、蓬萊兩個園區高效協同,延伸發展產品鏈,擴大高端化工產品生產。
萬華化學相關人士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乙烯二期項目的建成投產將使萬華煙臺工業園成為全球極具競爭優勢的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綜合性化工園區。”
說明會上,李立民還透露,公司一期年產100萬噸乙烯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將由丙烷進料調整為乙烷進料,預期將于2025年末建設完成。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乙烯裝置原料多元化改造主要系丙烷價格持續升高、乙烯裝置效益快速下降并出現虧損。改造后原料由丙烷變為乙烷,可根據上游原料價格實現靈活調整。此外乙烷制乙烯工藝收率更高,可實現降本增效。
POE項目產品對外銷售穩定
POE即聚烯烴彈性體,是以乙烯為主原料,以高碳α-烯烴為共聚單體聚合形成的無規共聚彈性體,屬于最新一代熱塑性彈性體,是高端聚烯烴新材料中的明星品種。具有優異的物理力學性能、良好的耐低溫性和加工流變性等諸多特性。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光伏膠膜、電線電纜、機械工具、家居用品、玩具、娛樂和運動用品、鞋底、密封件、熱熔膠等領域。 目前,受光伏、汽車、聚烯烴等多個行業需求的推動,國內POE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因為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POE一直被國外公司所壟斷。6月29日,萬華化學新材料事業部一期20萬噸/年POE項目實現全流程貫通,并于當日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中國首套大規模自主研發的POE工業化裝置一次性高質量開車成功。李立民在此次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年產20萬噸的POE項目已經穩定運轉,工業改性產品、光伏膠膜產品性能優異,滿足下游行業高質量需求,裝置滿負荷運行,產品對外穩定銷售。”
經濟導報記者還注意到,除POE項目,在精細化學品業務板塊,萬華自主研發的檸檬醛產業鏈和下游香葉醇、香茅醇、紫羅蘭酮等香料產品已于2024年8月陸續投產,部分產品已經對外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萬華化學業務涵蓋MDI、TDI、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產業集群,丙烯酸及酯、環氧丙烷等石化產業集群,水性PUD、PA乳液、TPU、ADI系列等功能化學品及材料產業集群, 其核心業務聚氨酯板塊也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據李立民介紹,2024年萬華化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TDI供應商,目前各基地TDI裝置滿負荷運行,公司TDI產能規模、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具備全球競爭優勢。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