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積極推進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公眾看病就醫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經濟導報記者從12月4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惠企利民政策體驗行”主題系列現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醫保領域為民服務舉措不斷出新。

其中,推進醫保待遇“即申即享”。在國務院推出的醫療救助“免申即享”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醫保信息系統功能。山東推出職工退休醫保待遇申領、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器官移植抗排異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惡性腫瘤放化療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產前檢查費待遇申領、生育津貼待遇申領6項醫保待遇的“即申即享”服務,群眾提出申請即可享受相關醫保待遇,真正實現了從“群眾辦事找醫保”向“醫保服務找群眾”的轉變。以生育津貼發放為例,參保人在分娩后出院時,醫院會把生育相關信息直接推送至醫保部門,醫保部門系統計算生成生育津貼發放金額,并直接發給參保人員個人。
積極推進異地就醫“跨域通辦”。不斷拓寬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覆蓋面,全省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聯網結算醫療機構分別達到4381家、10900家、5971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今年,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長期護理保險省內異地支付;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結算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5個病種,病種總數達到10種。截至11月底,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累計62.08萬人次,減少患者墊付費用7.89億元。
醫保碼就醫購藥“一件事”今年被列入了國家醫保局“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實這一政策,山東扎實推進醫保碼應用推廣和移動支付,截至11月29日,全省醫保碼激活人數9507.86萬人,累計覆蓋定點藥店4.12萬家、定點醫療機構3.37萬家,基本實現人群、機構全覆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醫保碼交易支付量達到5.84億筆、累計交易金額508.85億元。
此外,醫保碼在山東實現了多場景應用。以前,參保患者在醫院看病拿藥需要帶著身份證、醫保卡到處跑,有時可能會丟,有時可能會忘帶,現在只要帶著手機,直接出示醫保碼就可以了,非常便捷。不僅在定點醫藥機構和醫保服務大廳可以進行掃碼、刷臉、購藥、結算,還實現了互聯網醫院診療線上復診、線上續方、線上醫保結算,有效減少群眾窗口排隊、反復跑腿,真正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在此基礎上,山東還實現了醫保電子處方在線流轉,通過醫保電子處方的應用,進一步滿足群眾線上就醫購藥需求。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對接電子處方三級定點醫療機構213家,二級定點醫療機構839家,一級定點醫療機構1415家,總量居全國第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實習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