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銀行調整存款服務協議,居民的定期存款利率將會跟隨LPR逐次調整,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以存入時的利率計算存期內的利息。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則消息的源頭是近日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了《關于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引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倡議》(下稱《倡議》),要求銀行應在同客戶簽署的存款服務協議中加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以進一步暢通利率傳導,強化利率風險管理,自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
此舉真的會影響到居民的錢袋子嗎?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倡議》主要為了疏通利率傳導、強化利率政策執行,針對的是企業和機構等對公客戶,與個人儲戶無關。“只要資金已經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都按存入時的利率執行到底,在存期內都是不變的,無論是三年期還是五年期,居民對此無需擔心。”銀行業分析師張鵬博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個人定期存款不受影響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倡議》提出,客戶同銀行簽訂的存款服務協議中,需加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確保協議期內,銀行存款掛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內部授權上限等的調整,能及時體現在按協議發生的實際存款業務中。
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不少老年人有些擔心。
“大姨,您放心,你的定期存款不管存期是幾年,利率都是按存入時的利率計算,中間不取出來的話利息一分錢不會少。”12月3日,在濟南北園大街的一家國有銀行,大堂經理王玉美向一位老儲戶解釋。
王玉美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這兩天不少老年人來咨詢定期存款的利息問題,就是因為一些社交平臺上傳的消息讓這些老年人有些擔心。“現在存定期存款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他們在乎利息的多少,如果存期內利息減少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王玉美解釋,“因此,在聽到這種消息的時候,他們就來詢問是否真實等情況。”
“就是因為看到了視頻平臺的內容,我才來銀行問問的。”今年74歲的濟南市民趙金霞說,“我不懂理財,每個月的退休金除了家用一部分外,其余的都是存銀行,夠一定數額就存定期。定期存款與銀行的活期存款相比較利率要高一些,存定期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息。”
對于這些老年人的做法,張鵬博表示理解。“主要是信息不對等造成的。事實上,《倡議》中的‘存款服務協議’主要指對公客戶存款存入前涉及存款利率的有效書面材料,包括報價單、相關投標文件、服務協議、承諾函以及定價單等。對居民來說,根本不受影響。”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新增存入資金要按當時的利率執行,這不是新規定,而是對已有政策的規范執行。只要資金已經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都按存入時的利率執行到底,在存期內都是不變的,無論是三年期還是五年期,居民對此無需擔心。
對公賬戶將受影響
“《倡議》主要針對的是對公客戶,對他們有一定的影響。”張鵬博表示。
正如張鵬博所說,《倡議》要求銀行和機構平等協商,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加入相關條款。也就是說,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時,對公客戶可以選擇接受調整后的存款利率或提前終止協議;當銀行上調存款利率時,對公客戶亦可選擇接受調整后的利率或提前終止協議,不存在銀行單方面改變合同。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前銀行為了留住對公客戶存款,在一筆存款正式存入并生成合同之前,銀行與企業簽訂定期存款協議,其中包含利率等多個存款關鍵要素。對公客戶可在協議期內任意時間新存入存款,新增存入資金也執行此前的協議利率,實際上鎖定了未來一定時間的利率,利率風險主要由銀行承擔。在央行利率和存款市場利率下調時,協議的存款利率可能突破銀行內部存款利率授權上限,需要手工補息,不利于銀行風險管理。
比如,某家企業和銀行在五年前簽訂了一份存款服務協議,里面約定這五年內一年期利率都按2%執行;但是現在一年期利率已經降到了1.1%,銀行實際無法執行該協議,銀行如果要執行就必須突破銀行內部授權上限,通過違規手工補息等方式,違規給客戶支付超出自律上限的利息。
“我的一個客戶在2020年簽訂了一個協議,協議期到今年年底,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按1.75%計算,當時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5%。現在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1%,息差太大,我們也不好受。好在年底協議期就到了,不然真不好運作了。”濟南一家商業銀行對公客戶經理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次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目的則為杜絕此類情況發生,針對的是原來不規范的企業存款服務協議,而不是正常存款合同,所有正常的存款合同不受影響。
同時,若協議涉及的存款品種為單位活期存款或協定存款的,計息期間遇利率調整應分段計息,自相應調整生效當日起,按不超過最新允許范圍上限的利率分段計息。
《倡議》還要求,為做好在協議中加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有關工作,銀行應積極做好協議文本修訂、系統改造、客戶溝通等工作。對不符合《倡議》的存量協議,原則上應自此倡議發布之日起,一年內完成新協議或補充協議的簽訂工作。
此外,《倡議》也表示,客戶有權提前終止本協議,并以書面形式告知。若客戶選擇繼續執行本協議,則自相應調整生效當日起,新辦理存款業務執行利率按不超過最新允許范圍上限的利率執行。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