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正式落地。11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設立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的批復》(下稱《批復》)正式對外公布,《批復》同意在濟南市歷下區設立省級經濟開發區,定名為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實行現行的山東省經濟開發區政策。
事實上,此前,歷下區就曾釋放信號——積極申報省級經濟開發區。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歷下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長嶺高科片區,以產業規!М百億’為目標,加快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兩大百億級鏈式產業集群提檔升級,積極申報省級經濟開發區!
如今,開發區正式落地,并在設立之初,就被賦予了“建設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引領區”的使命。歷下區顯然對這一省級經濟開發區抱有極大的期待。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實現特定產業的集聚發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助推產業集聚發展
沿著濟南經十路一路向東,放眼望去,一棟棟高樓鱗次櫛比,從奧體片區、漢峪金谷到長嶺山片區,構成了濟南產業集聚的新高地。
在漢峪金谷以東的長嶺山片區,多個產業項目已經落地,經十路沿線,麗山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項目赫然在目,獨特的建筑造型格外引人注目。
長嶺山片區,是近年來歷下區重點打造的區域,也是其發展的主陣地之一。長嶺山片區也正是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的規劃面積為335.48公頃,共設兩個區塊。區塊一為長嶺山片區,面積約277.85公頃,四至范圍為東至鳳岐路、南至蓮花山、西至鳳凰路、北至工業南路;區塊二為星河工業園片區,面積約57.63公頃,四至范圍為東至奧體西路、南至花園東路、西至大辛河、北至八澗堡北路。
董彥嶺對經濟導報記者說,“歷下區整體上屬于濟南的總部經濟、政務服務和商貿的中心,主要業態聚焦于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政務服務等。此次批準在歷下區設立省級經濟開發區,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歷下區的城市業態;另外通過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可以有效實現特定產業的集聚發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歷下區一直在加速長嶺山片區的產業導入,將其定位為“長嶺高科片區”,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上述《批復》還要求,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建設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引領區。
按照《批復》,濟南要堅決扛牢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的主體責任,高質量制訂山東歷下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和落實舉措,強化政策和要素保障,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對外開放新窗口。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董彥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開發區主要聚焦于工業、制造業項目的布局。歷下區發展制造業、工業,也包括新質生產力的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產業業態。
他提到,歷下區相對來說地域空間比較有限,“所以在這里聚焦的產業,也會是一些高附加值、科技含量比較高的新業態,這和未來城市更新發展、迭代升級的思路是有關系的。也就是說,以后我們不一定是再擴邊界了,而是在既有的城市框架內,更集約地、更多元化地去發展產業。應該說對歷下區是一個利好!倍瓘⿴X說。
“長嶺高科兩大產業集群成型成勢,高端載體相繼交付,行業龍頭競相落位,未來之城未來可期!边@是歷下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中對過去一年長嶺高科片區發展的描述。
報告稱,以長嶺高科片區為“主引擎”,加快布局未來產業,麗山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銀豐醫療廣場竣工交付,華測檢測、迪安診斷等行業龍頭紛紛入駐,吹響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結號”。
報告中提到,“依托細胞醫學產業園、生物制藥生產基地、銀豐醫療廣場等高端載體,加快堯王集團、福瑞達、恒翼生物等產業鏈龍頭入駐,重點培育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抗體藥物、疫苗藥物四大新興業態,形成立足濟南、輻射全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高地。”
8月6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也提到,長嶺高科片區將高標準建設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園區,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
濟南市歷下區相關負責人強調,歷下區將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以長嶺高科片區為主陣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兩大百億級鏈式產業集群提檔升級;積極謀劃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圍繞生命科學、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研究制定未來產業招引圖譜,出臺引導扶持政策,全力搶占發展先機。
開發區已是經濟發展重要載體
開發區已經成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市縣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據了解,目前,山東共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67家,其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6家、省級經濟開發區12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3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4家,已成為山東經濟發展主陣地。
2023年,山東全省開發區以6.4%的陸域面積,聚集了全省47%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9.9%的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72%的外貿進出口、77.4%的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收占全省稅收的57.7%。
2023年4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意見,對深化開發區改革、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進行安排部署,明確要求制定出臺《山東省開發區條例》。
就在今年11月18日,山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于《山東省開發區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的說明。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條例(草案)》看到,其明確提出,優化本行政區域內開發區產業布局,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發展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確定各開發區主導產業,避免同質化競爭。
《條例(草案)》強調,開發區應當聚焦實體經濟發展,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開發區引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構建產業集群、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產業生態體系。
“開發區應當引導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深度融合,聯合建設科技創新平臺,聯合創辦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等創新載體。支持開發區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引領主導產業高端化發展!薄稐l例(草案)》稱。
為進一步營造開發區良好的發展環境,《條例(草案)》重點突出了對開發區的要素和服務保障,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各類要素資源向開發區傾斜,在財政政策、用地保障、人才引進、數字技術等方面優先支持開發區;同時還規定了加強資產管理、完善信息統計體系等內容,進一步提升開發區對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