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統計局近日發布了前10月經濟數據,前10個月,存量政策持續發力,疊加一系列增量政策,山東強化重點要素支撐,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為全省經濟總體平穩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四新”經濟投資增長8.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8.6%,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決定未來產業發展轉型方向。近些年,山東‘四新’經濟的投資快速增長為山東經濟向新發展積蓄可持續的發展動能。”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范玉波表示。
統計數據從生產供給、內外需求、動能轉換、經濟活力及民生保障維度進行分析。
生產供給方面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都在穩增。前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7.1%,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在有效投資加力之下,山東內外需求正在穩步改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3.3%、16.7%。大項目投資支撐明顯,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9.3%,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4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6.3個百分點。
動能轉換向縱深推進,讓山東的工業新動能加速釋放。1—10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較前三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6%,較前三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3%,較前三季度提升0.8個百分點。新興產業投資增長較快。1—10月,“四新”經濟投資增長8.2%,高于全部投資4.3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8.6%,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對此,范玉波表示,當前,山東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突破點,就在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四新”經濟的投資力度不斷提高。今后,應充分發揮山東創新資源富集、工業基礎完善、綠色轉型先行先試等優勢,以四新經濟“點燃”山東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財政金融支持是經濟運行活力的重要支撐。截至10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49593.86億元,增長9.2%。
民營經濟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1—10月,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4%,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20587億元,增長4.1%,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4.6%。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