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之前,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濟南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60位民營企業家參會,其中10位作了發言。這次會議上,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金融辦等部門,現場為企業紓困解難開“處方”,提出措施。可以說,這是一場凝聚信心的“動員會”,更是一次“真金白銀”的“補氣會”。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民營經濟經營主體達到1449.7萬家,占經營主體的98.9%,中小企業數量達446.1萬戶。新增專精特新A股上市企業15家,新認定制造業領航培育企業106家、單項冠軍352家、專精特新4589家、瞪羚654家、獨角獸3家,累計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186家、小巨人1032家,均居全國前列。可以說,民營企業是山東發展新動能的“生力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去年,山東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74萬億元,占到全省GDP的51.5%,已撐起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今年以來,山東深化大開放、拓展大招商,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推出了不少“含金量”高的舉措,但助企減負無止境,提振民間投資信心,需要繼續完善政策、標本兼治,并搭建平臺,進一步破除“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用足用好市場化手段,讓民營企業有“底氣”直面發展中的新問題,有信心應對未來發展中的不確定性。
民營企業的活力所在,就是經濟發展的生機所在;民營企業的“底氣”,就是投資熱土的溫度;對民營企業家敞開心扉,就打開了支撐未來發展的一扇門。所以,這次“動員會”,時間上正好在今年收官之際,讓政府主管部門與民營企業“面對面”,有“圍爐取暖”之意,對外傳遞出了強烈的發展經濟信號。
“厚道儒商”是實體企業家的一種精神力量,齊魯這片土地上的民營企業家,身上有閃亮的“誠實守信、義利天下”品格。這次會議,對民營企業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提出要求,要求他們在新征程上展現山東民營企業家的新風采。
新起點,山東民營企業家傳承儒商精氣神,將在“大省挑大梁”的新里程中,繼續開拓創新,用實業書寫山東新故事、“闖”出山東新經驗。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